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1章:牧民术(2 / 3)

三川郡以外,另外三十五个郡县今年皆没有上缴赋税,不仅仅如此,赵凌还给每一个郡县都拨了大量的钱粮。

赵凌还是很耐心地说道:“各郡县今年所收赋税皆不上缴,这是朕将郡守们派去任职的时候便已交代。”

“今年大秦各地饥荒,本就减免了不少农民的赋税,若是想要让全国都如三川郡一般富庶,让百姓都不用挨饿受冻,那是需要大量的钱粮来维持的。”

“更何况还有修路,建房,修建发电站,修建河坝,治理水患。”赵凌眯眼道,“郦食其已经让三川郡的富商们前往各郡县,大秦的血液将流动起来。”

“财富不能就聚集于咸阳,而是藏富于民。”

赵凌的治国理念明显与商鞅、李斯的弱民强国政策背道而驰。

张良沉默了,以他的见解,是能理解赵凌的做法的,但是真这样做,他又觉得不对劲。

至少眼前的情况来看,朝廷并没有得到什么收益,反而要拿出许多钱粮出去。

若是封诸侯,不可能出现这种事。

赵凌之前只是跟张良说过分封制的坏处和郡县制的好处,但目前大秦的版图是空前的大,一个疆土辽阔的帝国该如何治理,张良也是需要学习的。

不同于后世之人,无论华夏大地分裂成什么样子,只要有人站出来,那必定是将一统华夏作为毕生追求,

无论经历了什么,华夏民族最后都会走向统一。

在当代正常人看来,嬴政非要将那么多的国家融合成一个国家,大家生活习惯不同,文化也不同,之前的千百年来,大家都是这么过的,统一才是违背天下人的意愿。

时代的局限性,还有张良的思想其实也跟西文彦他们那些贵族差不多。

这无关乎才智,他身为大秦丞相,上表的文书当中字里行间其实也看得出来。

他曾上书《牧民术》,是用道家之术来治理百姓。

赵凌承认,他写得很好,无为而治,道法自然,察民情于未形,牧民者之修养……

但从“牧民”二字,难道还看不出张良的内心是怎么怎样的吗?

“牧”字可用在牛羊牲畜上面,在当世也用于民。

因为在贵族的内心,民与牛羊牲畜无异。

这种潜意识写出来甚至不会察觉有任何问题,这才是最可怕的。

无论张良是何等的经世之才,甚至他都与赵凌之间交谈过许多次,赵凌已经以后世的一些学说努力改变他的观念,他那个“牧”字落在赵凌眼中依旧刺眼。

赵凌见张良沉默,下意识地问道:“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