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据说他在年至十岁尚不识百字,书法一塌糊涂,就更别谈题诗作赋了。
诗与江云帆,这二者之间本就不相通。
她连忙凑过脑袋,与秦七汐一同观看上面的文字。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这像是一首打油诗,但别说,对仗工整,韵脚优美,倒还有几分意思。”
看完全文,许灵嫣释怀了。
她肯定了一件事,那就是这首诗一定不是江云帆所写,应该是他从什么地方誊抄而来,挂在门前,自作高雅。
当然,这诗应该也不是彦公子所作。
且不谈二者字迹大相径庭,就凭文会那晚,那首“众里寻他千百度”的出现堪称天降惊雷,其水平与今日这首诗,也不在同一级别。
“不过……用以写字的白色粉末,是何物?”
“不知其详。”
墨羽开口道,“不过我已检查过,无毒。”
许灵嫣点点头:“倒是奇特,竟能在黑色的板材上留下如此清晰的痕迹,好像还能擦掉……”
她伸手一拂,抹掉半个“眠”字,连忙收手。
“小汐,你觉得这诗如何……”
她转头看向秦七汐,却发现郡主殿下早已将目光投向了窗外。那方向,似乎是湖面远处的青山。
秦七汐沉默了。
她看那湖,平静无波而倒影青天,看那山,翠绿遍野却有晚桃环绕。再看这首诗,文字清浅,却似乎并不像表面那样简单……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折花枝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一股闲适洒然之气迎面而来。
人生若无曲折漫漫,或许永远也无法懂得其中惬意。
而这首诗到这里就结束了,无论从格式还是诗意上来看,后面都应该还有内容才对。并且那剩下的内容,往往才是全诗的精髓。
诗中既写桃花,也写人,秦七汐仿佛从其中看到了一个影子,一个苍老而又熟悉的影子。
她很好奇后文到底是什么,也好奇到底是作者没有将其写完,还是那位江公子的门前,就只记录了这短短几句。
“灵嫣,这首诗的风格,让我想到一个人。”
“一个人?”
“对,我的外公。”
许灵嫣双眼一瞪:“郡主的外公……”
惊意瞬间弥漫头脑。
许灵嫣当然知道秦七汐的外公。
那便是当年与归雁先生并称江南双杰的入云居士!其诗琴造诣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