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坊>都市言情>我一个三金导演十项全能很合理吧> 第93章 时间暂停系列电影?(5000字!求月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3章 时间暂停系列电影?(5000字!求月票(5 / 7)

即又向吕睿求助,“吕董,有些3d动画制作设备得从国外进口……”

“列个名单发我邮箱,我去搞定。”

“好的。”

……

再次落地洛杉矶时,已是9月下旬。

吕睿没急着去华纳,而是直奔《潜伏》剧组。

确保拍摄一切顺利,他这才准备继续去推进《致命魔术》的后期工作。

正要离开,彼得忽然凑近提醒:“lv,我们是现在就启动和发行方的谈判吗?还是等成片出来后再去找?”

无论国内还是好莱坞,“发行”都是关键环节。

录像带市场、电视台播放、影院放映,都离不开发行支撑。

但和国内不同的是,好莱坞这边的发行方比制作方还要强势!牢牢霸占着整条产业链的最顶层!

发行方不仅能从制片方的各项业务中抽成,而且整体抽成比例最高可以达到40%!

这一比例看似夸张,但在好莱坞却很常见。

六大几乎都是这么干的。

旗下的“制片厂”拍完电影,按最高比例交给自家“发行厂牌”。

这样一来,发行抽成比例激增,成本自然也会增加,而盈利则会大幅度下降,盈利分成方所得收入也就会随之降低。

这么做的主要原因是,好莱坞电影的投资有相当一部分来自融资,知名导演或者演员往往还享有盈利分成。

为了多给公司创造利益,少给其他人分钱,也就衍生出了左手倒右手这一情况。

可惜,瑞兴影业目前没有发行能力和渠道,必须找合作方。

吕睿其实动过自己开发行公司的念头,但了解后发现,这玩意太耗时耗力。

例如梦工厂,94年成立,但发行渠道一直到97年底才逐渐完善,并发行了《断锁怒潮》。

还有一个办法则是像97年成立的狮门那样,豪掷数千万美元,直接买下一家发行公司。

这还只是在北美范围内。

若是想建立全球发行渠道,至少需要上亿美元才有可能做到!

想到这里,吕睿暂时压下了这个念头:“先等成片出来再说吧。”

“好的。”彼得点头应下。

吕睿又补充道:“你有空的话,顺便打听下有没有合适的、有意出售的发行公司。

现在没能力,不代表以后不行。

若是《潜伏》能盈利,或许可以用这笔收益去买一家小型发行公司回来,再逐步扩大……

从拍摄片场离开,吕睿直奔华纳。

手头的工作告一段落,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