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做宣传没问题,但就抓住电影这边就行,没必要再拐带上别的。”
“和我的想法一样,观众和网友自己找乐子无所谓,咱们宣传这块不能本末倒置。”陈止希的声音从手机里传出。
“对了,他们的首周末票房应该出来了,总数据是多少?”
《盗墓笔记》8月5日上映,和《唐人街探案》一样选在了周五,所以也可以看首周末票房。
“目前统计到的数据,首周末三天总票房共计4.2亿。”
“4.2亿……”孟白感慨一声,“比咱们多啊。”
“确实,人家主演麓韩可是现在的顶级流量。之前他们发行方那边说,光粉丝就能撑起七八亿的基本盘,所以直接开了10亿票房的保底发行。”
“扯吧?流量粉丝要说冲个收视率或者播放量之类的,倒是没问题。但电影这种真金白银买票的项目,指望粉丝能撑个两三亿票房就已经不错了,哪能有那么高。”
孟白对陈止希说的“粉丝基本盘”不太认同。
“怎么说呢,其实现在业内对于‘粉丝流量’能在电影市场发挥多大的价值,也是有争议的。”
自从互联网资本入场以后,许多这之前传统影视市场的玩法都被改变了,最典型的就是“流量经济”。
以前的明星,不管好坏,多多少少都得有两部代表作在手。
有代表作才有人气,有人气才能带来收视率,有收视率电视台才买账,然后靠广告变现。
但现在不同了,互联网资本直接左手影视公司生产、右手视频平台播出,你不想看直接大数据推送给你。
明星也充分吸收了隔壁泡菜的风格,走爱豆路线,变现主要靠收割粉丝。
最典型的就是阿里。
年初,新成立的阿里影业宣布立项古装大ip《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电影,对外宣称不采用传统的影视制作模式,一切以大数据来决定。
电影的编剧被取消,利用大数据筛选出观众们最喜欢的桥段添加进去。
选角也不需要导演组决定,直接由大数据选出了网友最推荐的刘一菲和杨阳。
阿里影业管这个叫“影视数字化”,如果成功了,那影视行业将摆脱过去“半玄学”的模式,所有成功点都可以由数据推算。
只能说,这种哪个领域都得“听我那套”的样子,就很符合阿里的“刻板印象”。
这电影的出品方同样也有儒意影业,目前定档明年上映,业内很多人都好奇结果会怎样。
说回现在,虽然《盗墓笔记》的首周末票房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