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污了三千多两的折色银。
可他们实际却掌握着五千七百多石粮食加三千多两的银子,却还要伪造亏空好继续去占朝廷的便宜。
李瑜对这个年轻人很是欣赏,很多人以为数学是外国人的。
可是实际上,我们比外国人早了八百年理解正负数。
“第二题,请找出以下款项不对劲之处。”
“乾元七年水灾赈济项:
一是支粟米二千石,请注意其中三百石米因霉变而改作马料。
二是支银八百两用于购买药材,白芷是六十斤,每斤三钱,苍术百斤,每斤二钱五分。
三是支麻布五百匹来用于裹尸,死亡人数是四百八十六人,已知市价是每匹一钱五分一匹。”
李瑜出的这些题可都是真题,第一题是刚刚破获的,而救灾这道题却是朝廷很多年以前的事儿了。
李瑜问这个不是为了考别的,只是为了考他们大雍物价的熟知度,账房不清楚物价可是不行的。
年轻的脑子反应得快,纪瓒还是第一个回答的。
“前朝总共有两百多年,霉变率最高不过百之五,这达到了百之十五肯定是不对的。”
“白芷苍术如今才不过二钱三分,所以药材的价格肯定也不对。”
“至于麻布……”
他沉吟了一下后便道:“一个成年的七尺男儿,所用裹尸麻布不过半匹,妇孺儿童只会更少,所以麻布的数量也是不对的。”
小纪天生对数理感兴趣,有一年疫灾的时候他专门研究过,只用半匹麻布就能将一个大男人裹起来。
有些差役为了省钱,甚至会用半匹布裹两个女人加个孩子。
所以四百多位灾民,用了五百匹麻布是肯定不可能的。
李瑜眼中的欣赏之意更是浓厚,然后又让人呈上了三锭官银,让众人一一来分辨真假。
可不是银子是假的,而是里面混有火耗所制的假官银。
所以分辨出来要耗一番功夫,不过还是有七八个人准确地分辨了出来,其中就包括了纪瓒。
最后一题李瑜便令人搬出各种大米,有当年的新米,有的是隔了一年或者三年或是一年半的陈米。
李瑜让他们一一分辨,并且准确说出这米是哪年的。
结果告诉李瑜纪瓒这小子是个人才,于是当场便拍案,将总账房这么重要的位置给了纪瓒。
又另外选了四位帮忙,只不过都是些偏年轻的。
年纪最大的那位才不过三十三岁,这让整个县衙的人都炸开了锅。
“县尊,这不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