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
“王中官来了?”
李瑜笑着起身向王怀恩拱手行礼,其实到了他这个位置是可以不必的,但是对待宫里的人客气些总是没坏处。
“今儿这雨下得这么大,辛苦王中官跑这一趟了。”
伸手摸了张五十两的银票,客气地递给了王怀恩。
王怀恩知道李瑜不缺这点儿,便笑呵呵地收下了。
“为陛下与干爹跑腿,那也是当奴婢当儿子应该做的。”
他也乐意给李尚书跑腿儿,每次都能得到丰厚的酬劳。
干爹?
李瑜内心的小人儿抽了抽嘴角,这王怀恩可就比王吉祥小五岁罢了。
不过听说宫里就是这样。
五十岁的老太监,认二十出头的小太监当干爹的也有。
他们并不看什么年纪,只看谁的本事更强。
王怀恩放下手中的糕点,笑着道:“陛下今日吃到这樱花糕觉得不错,特唤奴婢给李尚书送来一份。”
说罢他对着食盒使了使眼色,便笑呵呵地走了。
每次有什么消息,王吉祥都是借皇帝给他送东西的口,光明正大地给他送消息来旁人还不知道二人的来往。
李瑜打开食盒果然在盘子底下拿出一张空白的垫纸来,然后他掏出抽屉里特制的水加棉花在纸上微微一擦。
一行字便在纸上浮现:
崔阁老向陛下谏言,将其子崔永元贬官扬州,升敬渊为吏部左侍郎,陛下允。
李瑜将这封信烧了个干净。
其实王吉祥不告诉自己,过些日子任命下来他也就知道了。
可时间差很重要。
前些年敬渊在内阁一直保持着中立,只是一直没有实权,如今总算是没控制住诱惑倒向了崔延龄。
这些年他与崔延龄表面和气,内里的波涛汹涌谁看不出来?
好的,他知道了。
自己在内阁,算是又多了个敌人。
景和七年的科举考试中,顺庆府再次出了位三榜进士。
许焕章,字仲文,顺庆府大竹县人,四十二岁,三甲第十二名。
男人满面愁容地给李家递了拜帖,然后就一直在李家门房候着等回信儿,透过门房的窗看着街上的年轻人。
年轻真好啊!
旁的寒门读书人若早早中了秀才,就算家里贫寒些也能说个不错的岳家,可他中了秀才后都娶妻三年了。
都是门当户对的耕读人家,岳家和自己家都没有分毫助力。
没有钱与人脉打点一二,不敢去考六部实权的位置,就只能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