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农,不算铠甲和武器的缺口,就算粮草,如今北境国库能支撑十万兵马多久的吃喝?”
大司农立马给他跪下了,“回殿下,国库如今还剩的结余只有诸国刚上交的岁贡,匈奴和西域几国的还未送来,都加一起也不够十万大军走出北境啊!”
大王本来就是随口问问,一听这大实话扎心极了,差点被穷哭。
马上有大臣请命,让大王停止接收南边来的难民,如今再养着这么多人过冬对北境来说太吃力了,国库这点结余不用冬天就得被源源不断的难民花完。
也有人附和,说外来难民多了事端也多,洛水关不但得管饭隔离,还得管药。
大王看向下面几位大佬,“大家都这么想吗?廷尉,难民进入北境治安不良事件增多了吗?”
卢仝:“并未。”
吵吵一上午说来说去,还是个穷字闹得,反正难民不能不管。
大王真想干点什么也得出师有名,他还放过话来着,他绝不率先南下。
搁下再议,散朝以前大王先给南面发了警告书。
什么叫警告书呢?
“……就是给各个势力发个正式书面告知书,让他们不要在灾年搞事挑起战争!要是谁先动兵戈,害得大晋百姓大量减少,动摇国本,谁就是本王的敌人。那时候本王将南下,匡扶正义,扶一扶老祖宗祖传下来的…江山?希望他们不要给本王这个机会。不是本王吹牛,所有反王加一起都不是玄甲骑兵的对手!哎,最后一句不用写,不够稳重。”
谢渊:……只最后一句吗?
不小心和大王对上眼神,大王立马点名,“由谢大夫起草。”
谢渊:“……遵旨。”反正也不是署他名。
一听这话,低头看地砖的几个都抬起了头。
谢渊写完盖上北境王的大印,当天报纸雕版工就开始雕刻,送抄几份盖上鲜红的大印就开始派送。
卢仝看完先笑了一会儿,“……不知道诸位反王什么反应,代入一下我都生气了。这口气,比长安那个狂多了,不知道以为他在叫建章宫坐着呢。”
谢渊面无表情收走,“长安那个没有资本说这话。我们只是缺粮而已,他们可是什么都缺。”
“也是,不算难民先锋,荆王死在海边荒原的据说就有四万。听说装备都不错,这就够心疼一阵子了。这个数其实能看出来,崔家还是不够破釜沉舟啊!”说完卢仝又肃了脸色,“你赞成北境军南下以战止战?”
谢渊叹口气,沉默了一会儿:“迟早有这么一天,不破不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