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顿时就被勾起了馋虫,心中也开始期待起来。
“哈哈,刘姐说的没错。”同车的一位青年男子闻言看了过来,他三十多岁的样子,穿着件儿时髦的蓝色的确良短袖衬衫,脚上一双凉皮鞋,整个人溜光水滑的,一看就不是一般人。
他笑呵呵的递过一根烟来:“同志贵姓啊?咱也算半拉同事了,我是五矿进出口公司的,都在一个楼里办公。”
“哎呦,谢谢。”叶青忙接过烟来,拿出火柴划着,先给对方点上,然后才是自己:“我叫叶青,同志您贵姓?”
“我叫张明远。”
张明远也是健谈的,吧嗒口烟后,就跟售票员刘姐,与叶青攀谈起来,顺便还介绍了下进口大楼那边的情况,为他省了不少麻烦。
也算是出门遇贵人了。
聊了一阵,汽车就到了二里沟站。
“明儿见啊,刘姐。”
“哎,回见。”
跟已经熟络的售票员大姐挥了下手,叶青与张明远一同从车里下来。第一眼就瞧见了对面的那座守卫森严进口大院。
那院子占地极大,门口有持枪警卫把守,院内有一栋六层高的大楼,正是名声赫赫的进口大楼,楼南北两边还有俩四层高的侧楼,中间有个三层小楼,是食堂,大楼后身还有一些平房跟筒子楼,是职工宿舍。
这块虽然是半郊区,不过倒也不是那么荒,进口大院边上也有不少单位,值得一提的就有一机部,计委大院,第二机床厂,建工部印刷厂,动物园等。
除此之外还有几个各单位家属区,其中有个朝阳庵就是他们进口大院的,里头十多栋楼,有的是最早苏联援建的筒子楼,还有几栋是单元楼,临街的那几栋的一楼有商铺,中药店、早点铺、小百货商店、理发馆、洗衣店、粮店、副食店、菜店什么的,可谓应有尽有。
另外还有中小学,医院五得。
这也是这一时期的特色,一般大一点的工厂跟企事业单位,都会有个生活区,里头该有的都有,形成一个独立的小世界,从生到死都能给你安排的明明白白的。
“走,兄弟,我带你报到去。”张明远给叶青介绍了一下附近那些建筑跟单位后,俩人一同过了马路,来到大院外。
先给叶青在警卫那登了记,俩人方才进了院子,径直走向进口大楼。
来到楼内,张明远就指着北边几个屋子介绍道:“那边就是管理处,以后你会经常跟他们打交道。”
“得嘞。”叶青仔细看了眼,才跨步上台阶。
进口大楼里有六家进出口总公司,基本是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