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坊>>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 210、拳打文坛敬老院(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10、拳打文坛敬老院(一)(3 / 4)

汇聚哭嚷的老儒们,瞧见了里面那位青衣老先生,顿时忘记了哭泣,枯老的眼睛里迸射出希冀的光亮。

太好了,是桓应先生,我们有救了!

更让众人振奋的是。

桓应先生走出来,身后还跟着两位老者,分别是班临先生、荀彰先生!

这三位老先生,都是当世名儒,古文经学派的代表人物。

同样,也是在崔岘战败陈衝、放话‘二十经皆有漏’之后,开封老儒们特地请来镇压崔岘的恐怖存在!

尤其是桓应先生,近十年在外游历,许久不曾露面。

如今瞧见这位‘神仙人物’出场,谁不激动?

一位岳麓书院的教习先生,颤抖着身子躬身行礼,震声问出所有人都关心的话题:“山长,《尚书》当真如那崔岘所言,处处皆有漏?”

迎着无数年轻后辈惘然、希冀的注视。

老山长桓应先生呵呵一笑:“《易》云‘书不尽言’,文字岂能尽圣心?”

“孟子谓‘尽信《书》不如无《书》’,疑者当效马融考伪存真,非弃经毁道!”

“伏生九十传《书》,断简残篇尤彰‘民惟邦本’之训。诸君且记——圣道在躬行,岂因鱼鸟失真光?”

说到这里,老先生一甩袖袍,悠悠吟诵道:

“河图洛书出洪荒,

岂因鱼鸟失真光?

千载犹闻伏生诵——

民心即天日昭彰!”

这短短几句话,加上一首打油诗,如春风化雨、返璞归真!

先引经据典,《周易》解文本局限,《孟子》正质疑意义,伏生故事证精神不灭。

接着直击本质:‘圣道在躬行‘破文字执念,‘民心即天’呼应《尚书》真髓。

最后诗偈点睛:末句浓缩《洪范》思想,以‘伏生诵’意象收束全篇。

若崔岘的攻势大开大合。

那么桓应老先生的防守,则是润物细无声,直接回归圣道本源!

这位今年82岁高龄,已经进化到‘究极形态’的老儒,显然已经到了‘看山还是山’的本我境界。

短短几句授业之语,便让在场无数人不再恐慌茫然。

接着。

桓应先生身后。

班临先生走出来,手持三份邸报,笑呵呵道:“那崔岘小友立下了规矩,答出十问者,方可登台同他辩经。”

“这,是桓应师叔,老夫,和荀彰师弟三人的答卷。”

“你们帮忙,递过去吧。”

哗!

听到这话,不管是岳麓书院的教习先生、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