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坊>>大明:伴读万历,我爹张居正!> 第22章 保住朕的报纸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章 保住朕的报纸(1 / 4)

新明书坊。

早在第一版售卖之前,这第二版《万历新报》便已提上日程。

余象斗手下的工匠还算是专业,有了第一版打头,第二版也轻松许多。

实际上,万历九年这个时间点,大明朝的印刷业堪称世界先进水平。

活板印刷工艺自北宋被发明,在明代被发扬光大。

甚至可以实现彩色印刷的双色、三色、四色甚至多层次套印技术。

而在万历朝湖广地区的“连七纸”,其价格极为低廉,更加使得书籍普及率大幅度上升。

所以,后世许多学者认为,万历朝很可能是中国古代社会转向近代的重要契机,也并非空穴来风。

思想启蒙与资本萌芽,在这个时代已经有隐隐迸发之势。

可惜

张允修想要改变历史,就必须走上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

而报纸便是第一步。

来到工坊之中,张允修循着后世的一些经验,给工坊里的一些制度和工作细节进行了改造。

除此之外,最为关键的还是定稿。

定好了书稿,排版工匠便可开始排字,按照相关顺序嵌入字盘的格子内。

这是一个相当繁琐的过程。

好在有余象斗手下的熟练工匠,倒也不是什么难事。

“粳米每石折银一两,糯米每石折银一两一钱,粟米每石折银六钱四十文.细茶每斤四钱”

“鳜鱼每斤五十文,鲫鱼每斤一百文,鲤鱼每斤二十四文.”

“三月大,建壬辰,二十三日辛酉,宜:祭祀、开市、交易.,忌:嫁娶、出行、安葬.”

工坊中,张允修与余象斗二人,共同看着一份刚刚打出来的样稿参详。

余象斗看着上头琳琅满目的内容,不由得发出感慨说道。

“张先生真乃大才也,如此之多的物价竟然也能够拿到,其中仅有一些出入,大都竟然符合市价!想必是户部?”

报纸里头,最为难以搞到的便是这物价表了。

若非是户部的库房数字,张允修哪里来的如此详细的材料?

张允修皱起眉头,似被试探到秘密一般,训斥说道。

“不该问的别问。”

“是是是,小人冒昧了~”

余象斗当即连连点头,确定了自己的猜测。

他在脑袋里疯狂脑补,张允修表面上故作神秘,实际上心里头有些发虚。

户部忙于清丈田亩、一条鞭法诸事,已经是焦头烂额,哪里有功夫帮助张允修统计什么物价?

就算张允修想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