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允修可不知道自己的话已经在老爹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
他近来忙得很。
一大早便朝着“新明书坊”而去。
第四期报纸即将出版了,每一期报纸出刊之前,张允修都有去书坊视察一番的习惯。
马车哒哒哒地在街道上穿行,明朝官员都喜欢坐轿子,可张允修不习惯有四五个人在外头抬着自己。
况且,比起马车来说,轿子的速度要慢上太多了。
出内城,自崇文门到通惠河码头,道路在明朝时期还算是平坦。
这段路在如今,乃是京城连接内外的重要通道,也是惠河码头货物入内城的主干道。
可即便是如此,坐在车厢里头的张允修,还是被颠得七荤八素。
明朝时期出行马车,主要以二轮马车为主,四轮马车稳定,可正式的悬挂和轮轴系统还没有被发明。
四轮马车在道路上,无疑会有体积过大,转向不灵活的问题,一遇到狭窄弯道,便瞬间抓瞎了。
眼见快到工坊,张允修也不坐马车了,干脆从上头下来,自己步行前往工坊。
他回头看了一眼摇摇晃晃的马车,在心里头发誓,一定要在五年之内,搞出条国道,和一辆带着悬挂和轮轴的四轮马车!
通惠河乃是连接京师和通州的重要漕运通道,有了大量漕船和商船来往于此,通惠河沿岸周边自然也商铺林立起来。
平日里,码头周边的店铺热闹繁华,粮店、布店、茶叶店应有尽有。
可近来,街道上倒是冷清了许多,路上的行人皆是行色匆匆。
时不时会有人向张允修投来异样的目光。
这位公子哥见穿着,便是大户人家,只不过脸上包着一块白布,将口鼻给捂住,光天化日之下,竟像个江洋大盗一般。
也便是他衣着不俗,不然巡街的捕快,非得将他拦下盘问一番不可。
张允修不在乎其他人的目光,如今城内瘟疫横行,自己的特效药也还未制作完成。
即便是身为穿越者,他也不会觉得自己是百毒不侵,该有的防护一定要有的。
至于其他人的目光?
他张允修在乎么?这些人背地里蛐蛐,只要不被他听到就无所谓,可要是被他听到了,一个顶一个的打断狗腿!
快行到“新明书坊”的时候,张允修忽的停下了脚步。
他注意到,书坊周边有不少坊厢,许多百姓的大门上都挂起了“平安符”,黄色的镇邪灵符上头歪歪扭扭,隐隐约约可见“敕”字。
对于不少家境贫寒的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