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坊>>大明:伴读万历,我爹张居正!> 第71章 赈济也能赚银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1章 赈济也能赚银子?(2 / 3)

幼子的身影,那张天真无邪的笑脸。

顿时觉得头皮发麻。

咸宜坊。

瘟疫半月有余,京城内其余坊市皆是人迹罕至,咸宜坊竟然显得热闹非凡。

有了钱,也有了人。

张允修终于可以开启了轰轰烈烈的“大明医学改造”计划。

自古以来,瘟疫便是古代王朝无法解决的结症,甚至大明王朝的灭亡,某种意义上都要算上瘟疫的一份功劳。

张允修明白建立起一个现代医疗系统可太重要了。

实际上,明朝太医院并不如刻板印象里一般,都是一群酒囊饭袋。

某种意义上,除了世袭的医护子弟,自弘治五年开始,大部分御医都是要经过严格的十三科专业考试学习。

之所以有明朝御医皆是庸医的印象,主要还是因为古代大环境医疗落后,观念愚昧的问题。

这一点,从他们所读的医书便可以看出来,明朝太医院的三本学习典籍《本草》《素问》《脉经》。

《神农本草经》出自东汉时期,《素问》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脉经》由西晋王叔和编撰

自东汉到明朝,历经一千多年,大明朝的御医竟然还抱着这些典籍奉为圭臬,能治好病就怪了。

从太医院“绑架”了二十名御医,以及医士、吏目等共计五十余人。

首当其冲的问题,便是要将他们的传统观念转变过来。

张允修将这些御医、医士编为五个医疗学习小组,由杨济时统一领导,进行为期三天的“现代医疗速成班”。

想要转变观念,并不是一件短时间能够达到的事情。

幸好,在防治瘟疫的背景之下,医疗知识仅仅够用便好了。

张允修以吴又可的《温疫论》为基础,将他那套“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的理论,改编加入了不少更加详细系统的现代知识,诸如明确“病菌”的存在,以及呼吸道、消化道、接触等传播,还有免疫机制,大蒜素的作用原理等等。

其中纷繁复杂,张允修仅仅是起了个头,剩下的便交予杨济时、袁宗道等人去研究。

有皇权特许,加上张允修“凶名”的压制,辅以前程厚禄,不担心这些人不听话。

一开始,许多御医对于这种“学习班”,还有着抵触情绪,觉得有辱斯文。

我堂堂御医,要跟你个乳臭未干的臭小子学医?

可几日之后,他们将这些简单的医理全部背诵,并且在张允修的“威逼利诱”之下,进行实验室实操,甚至还要去医馆实地进行理论验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