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坊>>大明:伴读万历,我爹张居正!> 第150章 无烟煤乃是根本!老夫的儿子怎么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0章 无烟煤乃是根本!老夫的儿子怎么在(1 / 6)

实际上,张溶不是没有道理,甚至是从一个明朝人的实际角度,计算出来的经济账。

中国古代有琉璃工艺么?

在隋唐,乃至于西周春秋,就已经有制造琉璃的记录了。

一直到了明朝,这琉璃工艺也仍旧在继续精进。

晚唐和宋辽时期,东罗马琉璃器皿风靡国内,主要原因还是工艺所致。

当时,西方传来的钠钙琉璃制品,比起国内铅钡琉璃来,色泽要更加透明,所以显得贵重。

到了明朝万历年间,制作透明的钠钙琉璃已是可以实现的技术了。

故而,在张溶看来,于大明朝想要制造玻璃,不单单赚不到银子,反倒是令人招笑。

特别是燃料方面。

琉璃烧制的温度要求较高,且比起瓷器来,工艺也更为复杂,烧制周期相对较长。

想要烧制出一件琉璃器皿,所需的燃料几乎是瓷器的好几倍。

一个很反直觉的事情,后世许多人认为,古代环境没有遭受破坏污染,定然是山清水秀。

实际上恰恰相反,古人对于环境的破坏,同样堪称灾难,甚至因缺乏约束,而更加肆无忌惮。

历史以来,从汉武帝于黄土高原北部实施军屯开荒,到宋时都城开封的宫殿、宅第修建,所需一干木材,还有诸多提供燃料的木炭。

后来,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有气温线南移的成分,过度开垦砍伐同样也难辞其咎。

到了明清时期,相关开垦砍伐达到巅峰。

《皇明经世文编》记载:“自永宁至延绥,即山之悬崖峭壁,无尺寸不耕。”

当然,你让古人去讲什么保护环境,乃是不现实的。

许多百姓饿着肚子,命都要没了,还要顾及怎什么环保?

所谓“柴米油盐酱醋茶”,柴与米在前两位,也对应着砍伐树木和开垦土地。

在缺乏能源的古代,柴甚至被视作极其重要的资源。

不论是烧水做饭,还是冬天取暖,都需要用到柴。

为此,不论是穷人还是富人,都不惜将一个又一个的山头砍秃!

所以,英国公张溶嗤笑着看向张允修说道。

“小子,不论是京城郊外,还是北直隶诸城,即便是木植茂密的南直隶,城池周边哪还有薪柴使用?

你若想要烧制玻璃,必然要从南直隶运来木炭。”

他眼神有些玩味。

“不过.近得也不是没有,山西晋地多山,还是有些木炭薪柴,可此番下来,若让晋商知道你要办琉璃厂,你猜他们卖你几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