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值一提。”
张居正声音变得低沉且严厉:“哼!如何是捕风捉影的消息?
都有人写奏疏送到文渊阁了,你却还想着给那小子遮掩,如实说来,逆子又惹出什么祸端。”
他定然是有所准备才发问的。
游七重重地叹了一口气,从怀里取出一份小报,递到轿子中说道。
“小人一时半会儿说不清,斗胆请老爷看看吧~”
轿子中安静了一会儿,随后将小报给接过去。
这份叫做《京城新报》的报纸,显然是仿造《万历新报》的格式,上头版面几乎一模一样,不过比起《万历新报》要小巧精致许多。
张居正紧紧皱眉说道:“京城内,什么时候又出了些许报纸?”
外头游七声音恭敬回答说道:“老爷,小公子的《万历新报》几月来收入颇丰,自然是有商贾眼红的,近些月来,不论是京城还是北直隶、南直隶,跟风报纸者简直是层出不穷。
不过这些人学到了点皮毛,这《京城新报》不单单比《万历新报》贵了五文钱,里头内容也差了许多,倒也不必忧虑。”
“不可轻视,那《万历新报》也非是高枕无忧,今后多看着点市面上的报纸。”
张居正在轿里吩咐说道。
如今新政越发有些离不开《万历新报》了。
比之往日里,政令多通过倚仗强权,有了这《万历新报》后,频繁利用各种话本小说的形式,刊载宣传“一条鞭”法的解读和咨询,让天下臣民更加深刻透彻地认识到新政的好处。
在此之前,京城与地方无疑是脱节的,单单靠个朝堂内部的邸报,解决不了什么问题。
所以,某种意义上,《万历新报》凭借着极强的传播效应,成为了京城与地方沟通的纽带。
明白张居正对报纸的重视,游七连忙拱手说道:“老爷放宽心,坊间之事小人定然会留意的。”
此刻,轿子中又重新陷入了平静之中,张居正似乎在专心看报纸。
事实上,凭着轿子外头微弱的光线,专心看向报纸上头内容的第一眼,张居正整个人便愣住了。
因为上头的标题乃是——《张家纨绔又乱纲常?西山冶坊血孽利彰!》
一见到这个刺人眼球的版头,他脸上越发阴沉。
再看向文章内容,却完全不像是游七说得那般,乃是捕风捉影之作。
相反,里头内容部分甚至还“有理有据”。
先是列举预估西山工坊建设的一干用度,竟然前前后后达到将近五十万两银子。
再到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