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苗法,又称作“常平新法”。
北宋熙宁二年,由王安石主导,北宋制置三司条例司颁布施行。
在“遇贵量减市价粜,遇贱量增市价籴”,这种调整市价的基础上改进,再增设钱贷制度。
民户可以五户结为一保,向朝廷借贷现钱或粮,以度过灾年,补助耕作。
可与“一条鞭法”相同,青苗法出发点确实是好的,且也确实有一定效果,然而最后落在平民百姓身上,却被地方官员异变为收取高利贷。
推行“万历新政”的张居正,对于王安石变法自然是再熟悉不过。
他怎么也想不到,会从幼子口中,听到“青苗法”的内容。
张居正凝眸说道:“此乃参照青苗法?”
“大差不差。”
张允修没想到会意外吻合,便干脆照着青苗法来说。
“不过,我们相较于介甫公还有诸多优势,可解决其遇到的问题。
一个是介甫公缺乏成熟的经济学理论,这般经济手段,若无一个金融机构调控,依赖州县衙门直接放贷,便会缺乏检查和管理,难免出现腐败。
一个是生产力的局限性,朝廷本就入不敷出,放贷款无法到百姓手上,百姓即便借贷了,生产力也跟不上去,最终会陷入‘利滚利’的困境。
而我们有‘天工纺织机’,将小民聚集起来,让他们共同产出丝绸、棉布。”
他脸上露出一丝狞笑。
“那江南豪绅不是想要抬高价目么?便让他们抬高好了,等到百姓们的丝绸、棉布一产出,必然成星火燎原之势,让这些豺狼虎豹之徒,亏得底裤都不剩!
以此掘了江南士绅的倚仗,让小民受益,让江南稳定也!”
张居正紧紧皱眉,他将那“天工纺织机”看了又看,这等关系到国家安定的大事,他必然不能就此决断。
想了想,又询问说道。
“若是这些人仿制,你该当如何?”
“仿制?”张允修嗤笑着说道。“爹爹真以为,西山产出的东西那么好仿制么?没有西山的工艺和零件配置,不通设计理念,他们拿什么去仿制?”
“再说了!”
他挑了挑眉毛。
“此乃是西山的生意,仿制织机便是在敲陛下的墙角,抢陛下的钱!从前他们不愿收容受灾百姓,尚且还可以解释。可仿制织机,那可是大不敬之罪,爹爹要处理还不易么?”
张居正忍俊不禁,幼子算是将皇帝的脾性给拿捏了,这位万历皇帝,你对他不恭敬点没什么,你犯些错也没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