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面前就不同了,这不无异于当着孙子的面骂爷爷嘛?
“陛下天资聪颖,一猜就准啊!”
内心有些慌,可张允修面上却是自然无比,发出一声感慨,笑着摇摇头说道。
“这车迟国国王,正是映射那道君皇帝宋徽宗赵佶啊~”
“宋徽宗?”万历皇帝的豆豆眉紧紧皱起来,似乎很不可置信的样子。
“正是!”张允修很是笃定地说道。“昔日那宋徽宗自称为‘教主道君皇帝’,并于全国建设神霄宫,供奉那‘长生大帝君’,甚至还将佛寺改为道观,将僧尼改称‘德士’,岂不是与这车迟国国王一模一样?”
“竟真是如此!”
万历皇帝想了想,竟还确实如对方说得那么回事,更加像是映射宋徽宗。
念及于此,他便放心了不少,同时也有那么一些庆幸了。
毕竟这话本,若真有映射爷爷嘉靖皇帝的成分,那他是禁还是不禁呢?
禁了还真是有那么一些舍不得。
万历皇帝心情好了许多,就不免谈及这宋徽宗来。
“朕昔日读史书,每每看到元祐更化之后,便觉得扼腕叹息。
然哲宗亲政后励精图治,以绍圣绍述恢复新政,国势有所起色。
其以强硬对外敌,颇有我汉家风骨,一扫宋时颓势,一路击败西夏,攻占青唐,乃是宋时不可多得之明君。
可惜哲宗去世太早,令那宋徽宗赵佶忝为天子,断送了北宋江山,实在是可悲可叹。”
万历皇帝自然是对这些历史信手捏来,对于那宋徽宗可以说是咬牙切齿。
张允修意外地看了一眼胖皇帝,面色显得有些古怪。
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
从前,那宋哲宗不也是冲龄即位,随后推行新政么?
倒是跟万历皇帝有些相似了,可惜这位胖皇帝,活得比宋哲宗长,手段和水平却与哲宗差距太多了。
当然,张允修面上还是要给万历皇帝一点“快乐教育”的鼓励,他笑着说道。
“陛下明鉴,昔日宋哲宗之遗憾,想来不会在我大明重蹈覆辙,今日之万历新政轰轰烈烈,想来已然是扭转颓势,大明将成就中兴之世!”
说到这里,万历皇帝脸上便露出了笑容,抚摸着自己的小胖肚子说道。
“新政倒还是卓有成效的,昔日那些清流先生们,天天便教训朕要勤政要节约要自省。
可今朕看来,大错特错!”
万历皇帝在书架间踱步,看向那史书的方向,发出一阵感叹。
“三代以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