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速度不可谓不快,第二日张居正便在文渊阁收到皇帝的旨意。
万历皇帝很久没有主动参与到朝政之中了,当文渊阁的书吏收到之时,甚至有些不敢相信。
张居正手里握着那一份旨意,眉头紧紧皱起来,他将旨意递给申时行说道。
“汝默你看看吧。”
申时行也正好奇,拿来一看顿时瞪大了自己的眼眸。
这份旨意内容比以往更加明确,从前皇帝下达旨意,意思都会较为笼统。
诸如简简单单六个字“整顿江南税赋”,转头便会转达至司礼监和文渊阁,由司礼监大致书写,再由内阁进行细化。
最后成文之后,可能就会变成具体的“派某某官员巡视、核查某税种、限期三个月完成”等等。
再呈现给皇帝朱批。
可今日,万历皇帝描述的极为详细,针对澎湖一事做出了很是细致的部署。
“着福建巡抚增设南路游击,于汛期前往澎湖驻守,再于海坛、南日、浯屿、铜山等海岛驻军中,各抽哨官一人,领坚船三只,汛期来时和澎湖水师一同出海巡逻.增设澎湖游击、把总和哨官,同时配备等量的船舰和兵士.”
申时行猛地抬头,他从中品味到了一些风向。
“陛下这是要重视再提开海禁一事?”
申时行一知半解,可张居正对于有幼子的谋划门清,他眯起了眼睛,略微思量一番,最后开口说道。
“拟定人选,润色细致一番,呈给司礼监吧。”
“恩府!”申时行有些震惊,“此事若是贸然推行,必然引发天下议论,这新一轮的开海之争,怕是又要掀起。”
隆庆之时,围绕开海禁一事,朝廷可以说是争论得不可开交,最后才以“开月港”作为折中之策。
“开海一事,老夫素来皆是支持的,治理天下讲究个轻重缓急,如今朝廷财政糜烂,靠着开海以裕财政,益处远远大于害处。”
张居正笑着说道。
隆庆时期,他也是支持开海的有力分子。
“可是.”申时行忧心说道。“如今南北已然是混乱不堪,再起争端怕是”
“不过是风向罢了。”张居正也不深入解释,“朝廷未曾明确要开海,仅仅是稳固海疆,并无什么大问题。”
道理是这样,可朝廷要派兵前往远在最南端的澎湖诸岛,那意思明眼人都能看出来。
申时行苦着脸,不知该从何处劝说。
张居正却一脸释然,拍了拍申时行的肩膀劝慰说道。
“咱们的陛下长大了,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