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头,说来简单,古往今来又有几人能做到。”
崔蓉蓉神色坚定道:“嫂嫂,若……若大哥还是不知悔改,你便与他和离吧,我不怪你。”
实在是崔和泰干的混账事儿太多了,让崔蓉蓉这个亲妹妹都看不下去了。
林婉微微一笑:“以后的事,以后再说。”
不多时,小楼中传出银铃般的笑声。
……
……
正月初八。
尽管已经过了年节,可喜庆的尾巴依旧在扬州城的大街小巷飘荡。
作为东南之都会,扬州与金陵一南一北隔江相望,熠熠生辉。
扬州的兴起,与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盐,向来是一国之重。
东南沿海因气候温暖,适合晒盐,所以盐监众多。
而扬州位于京杭运河和长江的交汇处,地理位置优越,所以沿海晒好的盐,最终都会运往扬州,再经由扬州走水路发往各地。
因此,扬州多盐商。
作为东南之地的食盐集散中心,扬州想不繁华都难。
早在南梁之时,就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的说法了。
历经隋唐三百余年,扬州之繁荣更胜往昔,这也是为何,明明几年前刚刚经历过战乱,城内一片易子而食的惨状,短短几年后,又迅速恢复往日繁华的原因之一。
地理位置摆在这。
只要时局稳定,立即就能恢复。
相比起人口不过万的润州,扬州城内的居民可就多太多了。
整座扬州城南北长而东西短,一条官河穿城而过,共有二十四座桥。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笛。
这条官河,将扬州城分为南北两城。
南城多富商权贵,北城则是平民居所。
城中有一条长达十里的通衢大道,街道两侧商铺摊贩数不胜数,一眼望不到头,乃是扬州城内最繁华之处。
今日,通衢大道新开了一间铺子。
没人知道铺子卖的是甚么,但铺子前却围满了看热闹的百姓。
只见铺子门前搭了一排棚子,但却没有棚顶,上方的木头横栏上,挂着一盏盏红灯笼。
每一盏红灯笼上,都写有一行字谜。
有人能猜出来,便可持灯笼,找店中掌柜,领百文赏钱。
这个消息一经传出,立即如飓风一般,一传十,十传百,瞬间席卷全城。
甚至就连左右隔壁铺子的掌柜伙计,都跑出来看热闹。
实在是这种事情,太过罕见了。
人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