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喂了豆料,陪着它亲近了一番后,刘靖洗了洗手,换上官服来到公廨。
此时,胥吏们都已在公廨中开始忙碌。
作为一镇监镇,刘靖其实很清闲。
除开有大事、要事之外,其他的管理琐事根本用不着费心,自有胥吏们处置。
迈步走进自己的公舍内,刚刚在堂案后方坐下,一名胥吏便推门进来,拎着铁皮水壶,帮着冲泡了一杯热茶。
刘靖还挺喜欢喝煎茶,但问题是太麻烦了,让他自己煎茶,实在没那个心思,索性就改喝冲泡茶。
上行下效嘛。
他喝冲泡茶,连带着公廨里的胥吏们也跟着喝。
别管喝不喝的惯,领导面前,装也得装的喜欢喝。
泡完茶,这胥吏又取来一份邸报,放在刘靖案几上:“监镇,这是今日送来的邸报。”
“嗯。”
刘靖点点头,端起热茶轻啜一口,旋即拿起邸报慢悠悠地看了起来。
邸报源自汉时,到了唐时已经发展的极为成熟。
由进奏院编纂,通过驿站发往各地官府。
在这个信息传播不发达的时代,邸报是地方官员,了解时闻局势的唯一途径。
否则一些偏远山区,只怕改朝换代了,当地官员可能都还不知道呢。
虽说如今是乱世,可更显邸报的重要,因为天下局势一日三变,各地节度使早早便建立了进奏院。
有些是三日一发,有些是一日一发。
江南的进奏院,便是一日一发。
因而江南的官员,大多都与刘靖一样,每日来到公廨后,第一件事便是煎上一杯热茶,然后优哉游哉地品茗读报。
由于是一日一发,所以邸报上有用的信息不算多。
多是一些调任,以及吹捧杨渥这位弘农郡王如何勤勉,如何爱民等等。
翻着翻着,一条北边的时闻引起了刘靖的注意。
梁王三女,金华公主三日前病逝。
他隐约记得,庄三儿曾与他说过,罗绍威早早便与朱温结为儿女亲家。
罗绍威的儿媳,似乎就是这位金华公主。
这本是一条不起眼的时闻,毕竟这年头死人很正常,更何况只是女人。
但刘靖却从中品出了不一样的味道。
因为他清楚的记得,就在今年,朱温与罗绍威联手,里应外合,剿灭了盘踞魏博镇一百五十多年的魏博牙兵。
若他是朱温,绝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
定然会利用女儿病逝来大做文章。
一时间,刘靖心头升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