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坊>>这个藩镇过于凶猛> 第108章 合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8章 合肥(1 / 3)

守江必守淮。

这句话,是自古至今无数场战争总结出的经验。

作为南方政权,长江虽为天险,可单靠一个长江作为防线,是远远不够的。

只有将防线前推,挪至淮河一线,才较为稳妥,若能饮马黄河,那自然最好不过了。

秦岭与淮河一线,是华夏南北的分界线。

淮河以南气候潮湿,水网密集,天然不利于骑兵大规模冲锋,因为作为南方政权的第一道防线最合适。

可淮河并非无懈可击,存在两处漏洞。

因而,南方政权在这两处漏洞上,修建了两处城池,镇守漏洞。

分别是合肥与寿春!

南方政权想抵御北方,合肥与寿春必须握在手中,而北方政权若想南下,同样也要想尽一切办法拿下这两处重镇。

正因如此,上千年来,南北政权为了争夺这两处重镇,爆发了不知多少次战争。

这其中最著名的两场战役,便是孙权的合肥之战,以及刘牢之的淝水之战。

一处在合肥,一处在寿春。

孙权打合肥,可是足足打了六次。

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为何?

就是因为庐州是北方南下的通道之一,不将这个通道握在手中,曹操想打他就打他,而他却一点办法没有,睡觉都睡不踏实。

庐州作为南北方政权争夺的重镇,外加又是杨行密的龙兴之地,重要程度自然不言而喻。

因而,镇守庐州的观察使,也就成了重点。

这个人选,杨行密安排的是刘威。

刘威是杨行密牙将,亦是家臣,这是正儿八经的亲信,嫡系中的嫡系,曾数次在战场上救下杨行密。

并且,在与孙儒的决战中,起到关键性作用。

要说整个江南,谁是杨行密最大的敌人,非孙儒莫属,其麾下‘吃人军’悍勇异常,士兵皆悍不畏死。

杨行密与孙儒交战数次,皆都大败,最凶险的一次,甚至连庐州这个大本营都丢了,只剩下一个润州。

也就是在大败孙儒,吞并其麾下‘吃人军’后,杨行密的实力才得以暴涨,最终称霸江南。

这样一个忠心耿耿,且有勇有谋的心腹,让其镇守大本营,显然是最合适的人选。

而庐州刺史的人选,杨行密本来定下的是王茂章。

如此一来,王茂章与刘威二人可互相制衡,不至于有人一家独大。

可惜杨渥因私人仇怨,并未听取。

如今的刺史之位空缺,由刘威兼任。

不过,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