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人鱼贯而入。
进了城后,汪同几人翻身下马。
胡友臣下了城楼,迎面走来,口中问道:“刺史可还有旁的吩咐?”
汪同满口胡诌道:“刺史命本官从旁协助,守城之事以胡都尉为主,只需守住十日,刺史便会率大军赶回,届时越兵自会退去。”
胡友臣点点头,又问:“越兵人数几何?”
“约莫三千,皆是精锐!”
奇袭之下,三千精锐足以迅速拿下绩溪县,不过守军一方有了准备后,那就不一样了。
攻城战,守军有准备和没准备,完全是两回事。
当年刘裕北伐,在大砚山与南燕骑兵大战,眼见战事焦灼,僵持不下,便派遣了一支三千人的精锐,趁着临朐空虚,一举将其夺下,南燕士兵得知后士气大跌,因而溃败。
须知,临朐乃是南燕重镇,是大砚山之门户,正常情况下,别说三千,三万人耗时数月都不一定能打下来。
类似这样的案例,数不胜数。
胡友臣神色轻松道:“有了汪都尉驰援,坚守十日完全不成问题。”
此时,一旁的庄三儿使了个眼色。
见状,汪同心下紧张,面上故作神秘道:“对了,最近出了一件大事,胡都尉可曾知晓?”
“甚么事?”
胡友臣果然上钩了,面露好奇之色。
汪同左右看了看,朝他招招手。
这番举动,让胡友臣心下更加好奇了,迈步走上前。
与此同时,庄三儿悄悄打了个手势,不动声色地朝着胡友臣的亲卫靠近了几步。
待到胡友臣侧着身子附耳上前,汪同忽然暴起。
锵!
一阵轻吟,寒光乍现。
横刀划过一道弧线,鲜血飞溅。
胡友臣猛然瞪大眼睛,下意识的捂住脖子,满脸不可思议地瞪着汪同。
“动手!”
庄三儿大喝一声,抽出腰间骨朵,猛地朝胡友臣一名亲卫的脑袋砸去。
胡友臣没有穿盔甲,可他的亲卫却是披甲,想要一击必杀,骨朵比横刀好用无数倍。
砰的一声闷响,那亲卫头盔顿时凹陷,鲜血顺着额头往下流淌。
那亲卫什么声音都没有发出,便软软倒在地上,当场毙命。
“杀!”
三百名士兵齐齐动手,转眼间就将城洞里的守军解决。
轰!
城门轰然被关上,风字营的士兵安排计划,从城洞两侧的甬道冲向城墙。
一时间,喊杀声四起,在县城上空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