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溪县城内的士兵,除开留下三百人镇守之外,余者先一步已经搬入城外的军营。
安顿好士兵以及民夫后,刘靖将一众麾下军官召集在帅帐之中。
简陋的木桌之上,摊开一张舆图。
刘靖手点在三十里外的昱岭关上,开口道:“根据探子传回的消息,陶雅大军已越过仁里军寨,想来驻守在昱岭关的吴军,这两日也会撤离。”
昱岭关的吴军撤离就在这一两日,否则等到顾全武大军一至,就被前后夹击,包了饺子,彻底成为孤军。
汪同提议道:“不如趁机设伏,吃下这一支吴军!”
他现在是一条道走到黑了,所以在打击吴军方面,最是积极。
庄三儿双眼一亮,附和道:“汪都尉这个提议不错,数千兵马,若能全部吃下,饶是陶雅也得伤筋动骨。”
“不!”
刘靖却摇摇头。
庄三儿先是一愣,旋即劝道:“这……监镇,这可是天赐良机啊。”
刘靖正色道:“吃掉这支守军,看似是我们胜了一场,实则于大局而言,却对我们不利。”
如果伏击这支吴军,就是典型的战术胜利,战略失败。
见庄三儿等人一脸茫然,刘靖撇撇嘴,解释道:“若是吃掉这支吴军,陶雅必定元气大伤,周本援军至少还有半月方能赶到,顾全武若举兵来攻,陶雅即便想帮,也有心无力。”
此话一出,一众都尉校尉更加茫然了。
柴根儿挠了挠头,疑惑道:“陶……陶雅为何会帮咱们?”
在他看来,他们抄了陶雅的老巢,乃是不死不休的死敌,陶雅不帮顾全武打他们就不错了,又怎会帮忙呢。
刘靖算是明白了,这就是一群夯货,让他们领兵打仗行,但谈及战略,一个个都是榆木疙瘩。
不过想想也是,百将易得,一帅难求。
懂得战略的帅才,如凤毛麟角。
刘靖索性也不去解释,直接下令道:“全军整修一夜,明日一早,由庄三儿领兵一千,轻装上阵,开赴昱岭关,待吴军一撤,立即接手昱岭关。”
担心他们乱来,刘靖特意交代道:“记住了,不准动吴军!”
“属下领命!”
庄三儿高声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