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等以为,成就大事业,靠的是什么?”
“勇武!”
“谋略!”
“气运!”
“……”
身旁的牙将牙兵七嘴八舌的说道。
刘靖摇摇头:“你们说的都对,但却都不是最重要的。”
许龟好奇道:“还请刺史赐教。”
迎着麾下探寻的目光,刘靖缓缓吐出两个字:“眼界!”
没错,就是眼界。
准确的说,是跨越阶级的眼界。
“眼界?”
狗子等人一头雾水,满脸不解。
刘靖解下腰间水壶,灌了一大口,缓缓说道:“纵观历史长河,底层百姓起义者,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但成功者,却如凤毛麟角,寥寥无几。陈胜吴广、绿林赤眉、黄巾张角……乃至几十年前的王仙芝、黄巢,皆是一时人杰。然而这些人都倒在半途,能力、气运固然重要,可真正阻碍他们成功的最大阶梯,却是眼界。”
“一名乡间村夫,可能从生到死,去过最远的地方,只是当地的县城。你等觉得,这样一个人,他的眼界是什么?”
一名牙兵忽然答道:“皇帝是扛着金锄头耕田的!”
“哈哈哈!”
此话一出,立即引得众人哈哈大笑。
笑过之后,刘靖说道:“不错,对于一个贫苦百姓而言,在他的想象中,皇帝可能就是扛着金锄头耕田,每天都能吃上白面炊饼和大米饭。他的眼界,注定了只能如此幻想,因为他没有见识过。”
闻言,许龟等人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态。
刘靖微微一笑,不再多言。
古时不比后世,信息闭塞,阶级固化,消息流通慢,一个农民每天一睁眼,第一件需要考虑的事情,就是如何填饱肚子。
这样一个农民,忽然打进了县城,甚至郡城,见到了上层的骄奢淫逸后,很难不沉迷其中。
在一众底层起义者中,刘邦的眼界应该算是最高的。
因为他曾做过游侠,游历六国,还曾做过张耳的门客,他是有一定见识的。
可即便如此,当刘邦打进关中,进入阿房宫,见到了六国美人与数不尽的财宝之后,立即沉醉在了最上层的奢靡之中。
好在,刘邦身边有一个眼界更高的人。
张良!
作为曾经的韩国贵族,张良是正儿八经经历过顶层阶级的生活,所以能够抵抗。
正是在他的劝诫下,刘邦才最终醒悟,还军霸上。
这个过程,是无比痛苦的。
但,也是底层起义者,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