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边花厅早已布置妥当。
八仙桌铺上了簇新的红布,墙角摆着两盆盛开的兰花,原本古朴的厅堂被临时架起的摄像机和录音设备环绕,透着几分传统与现代碰撞的奇妙感。
苏寒刚走进花厅,闪光灯便瞬间亮起。
十家媒体的记者立刻围了上来,话筒几乎要递到他嘴边——
有扛着摄像机的电视台团队,有拿着录音笔的纸媒记者,还有举着手机直播的新媒体主播,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期待。
“苏少校,久等了!”粤州电视台的记者率先开口,语气恭敬,“感谢您愿意抽出时间接受采访,我们会严格遵守约定,每家三个问题,绝不超时。”
苏寒在主位坐下,身后站着苏武和周默——前者负责维持秩序,后者则是王援朝特意派来“旁听”,防止记者问出涉及机密的问题。
苏小暖抱着小不点坐在侧面的椅子上,俩人情不自禁地往前凑了凑,像两只好奇的小松鼠。
“开始吧。”苏寒抬手示意,神色平静。
《粤州日报》的记者第一个发问,目光落在他肩上的少校肩章上:“苏少校,明天就要正式接受军功牌匾了,此刻您的心情如何?两次一等功、一次二等功,这在和平年代极为罕见,您觉得这些荣誉对您而言意味着什么?”
这个问题温和却直击核心,瞬间勾起了所有人的兴趣。
直播弹幕里,观众们早已刷起了屏:
“终于问到重点了!我超好奇兵王拿奖是什么心情!”
“估计会说‘荣誉属于集体’吧?军人都这风格哈哈哈”
“但看苏寒之前的采访,他说话挺实在的,应该不会打官腔”
苏寒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沉吟片刻后开口:“说实话,有点复杂。”
他抬眼看向镜头,语气坦诚:“拿到军功时当然高兴,这是对我付出的肯定;但看到‘一等功’这三个字,我总会想起那些没能回来的战友——他们中的很多人,比我更配得上这份荣誉。”
“所以对我而言,这些军功不是终点,是责任。”他顿了顿,声音沉稳,“就像苏家祠堂里那块‘忠勇传家’的匾额,提醒我不能停下脚步。”
记者们面面相觑,没想到会得到这样的答案。
没有豪言壮语,却比任何口号都更有力量。
直播弹幕瞬间刷屏:
“破防了!‘没能回来的战友’这句话太戳心了”
“这才是真正的军人吧?把荣誉当责任,而不是炫耀的资本”
“突然理解他为什么能十个月升少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