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炮的余响尚未散尽,祠堂广场中央已铺展开一面鲜红的军旗。
阳光下,“八一”军徽如同燃烧的火焰,映得周围每个人的脸庞都泛着暖色。
粤州军区少将李万疆稳步走到军旗前站定,他身后的四名仪仗兵扛着军功牌匾,肩线绷得笔直——紫檀木牌匾上的金字在微风中轻轻颤动。
“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的字样庄重得令人屏息。
另一侧,两名警卫员捧着铺着红绒布的托盘,五枚勋章静静躺在其中:三等功奖章的银色齿轮、二等功奖章的金色稻穗,以及一等功奖章上那枚醒目的红五星,在阳光下折射出璀璨的光。
“全体肃立!”马启明的声音穿透喧闹,广场上瞬间鸦雀无声,连孩童都被父母捂住了嘴,只敢睁大眼睛望着那面军旗。
苏寒整理了一下少校常服的领口,迈步走到军旗前。
他的军靴踩在青石板上发出清脆的声响,每一步都像踩在所有人的心跳上。
直播镜头拉近,清晰地拍到他领章上的两杠一星,与身后战鹰小队队员们的眼神形成奇妙的呼应——
那是混杂着敬佩、骄傲与“自家孩子出息了”的复杂情绪。
“苏寒同志!”李万疆的声音洪亮如钟,“出列!”
苏寒向前一步,立正站好,军帽下的目光直视前方。
“根据《华夏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经粤州军区党委研究决定,现授予你以下功勋:”
李万疆展开任命状,一字一句掷地有声,“因你在新兵训练期间,打破军区射击、格斗等八项纪录,成绩优异,授予三等功两次!”
第一名仪仗兵正步上前,将刻有“三等功”的牌匾端至苏寒面前。
紫檀木的纹理在阳光下清晰可见,边缘雕刻的稻穗图案象征着耕耘与收获。
苏寒双手接过牌匾,指尖触到木材的微凉。
他低头看着牌匾,嘴角几不可察地弯了弯,随即转身,将牌匾郑重地递给身后的苏博文。
苏博文双手接过时,指节都在发白。
他捧着牌匾走向祠堂,族老们早已在供桌旁摆好了红绸垫——那里将是苏家未来几百年的骄傲。
此时,李万疆从警卫员手中的托盘里拿起一枚三等功奖章,徽章背面的编号在阳光下闪了闪。
他走到苏寒面前,微微俯身,动作轻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庄重,将奖章别在苏寒左胸的常服上。
“这是对你汗水的肯定。”李万疆的声音压得很低,只有两人能听见,“部队需要会流汗的兵,更需要敢拼命的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