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坊>>三国:蜀汉军师,长坂坡七进七出> 第125章 万般罪业,吾一力担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5章 万般罪业,吾一力担之(2 / 4)

或是举起装着清水的水壶。

看到这一幕,刘备眼眶微微一红。

《孟子·梁惠王上》所言,“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大抵就是如此。

秦操轻推刘备,说道:“玄德公,别让百姓久等。”

“对,对。”

刘备连忙迎上去。

将士们陆续下船,列队从百姓中走过。

百姓箪食壶浆,喜迎将士。

秦操、诸葛亮站在一旁,不忍打扰这份和谐美好。

诸葛亮轻摇羽扇,赞叹道:

“此谓之民心所向,能有今日之气象,子御功不可没。”

秦操挑眉,“何出此言?”

“子御是当局者迷,”诸葛亮呵呵一笑,“这段日子,开垦兵团夜以继日开荒、耕田、播种。

多余田地分百姓。

所剩粮种借给百姓。

百姓有良田,有粮种,来年便能种出粮食,足以活命。

活命之恩不重乎?”

真相就是如此简单。

这个时代,大部分土地掌握在世家手中。

开垦兵团“开垦”二字,即开辟荒地为可耕种土地之意。

开垦兵团人数有限。

开垦的地太多,避免重新荒废,分给百姓种合情合理。

百姓虽没有曲辕犁,却有更多的土地,亩产不足,总数来凑。

如此,总能养家糊口。

久而久之,百姓更愿种开垦兵团分的地,不愿种世家的地。

此消彼长。

世家很难用粮食制衡刘备。

所以诸葛亮当初才说,秦操在动“某些人”根基。

“某些人”便是世家。

“唉~”

秦操叹了口气,“可惜,粮食还做不到自给自足,必须尽早借到《氾胜之》十八篇。”

对这份农学经典,他一直念念不忘。

诸葛亮好奇,“此为何书?”

秦操没有隐瞒,将与罗范的谈话娓娓道来。

然后……多了个人叹息。

“唉~”

诸葛亮叹息,“可惜,三将军未能入南昌城。”

不远处,孙尚香隐约听到两人的交流,远山眉微微蹙起。

“阿嚏——”

突然响起清亮喷嚏声。

“哪个混蛋骂我。”

张飞骂骂咧咧路过。

秦操、诸葛亮相视一笑。

笑罢,诸葛亮眉间浮现忧色,语气低沉:“自先秦起,直至今日,世家根深蒂固,子御此举恐怕……”

言尽于此,相信以子御之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