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容积率?"
第二天,当第一缕阳光刺破维港晨雾时,整个港岛仍沉浸在昨日华兴拆除价值三十亿,整个观澜小区的震撼余波中。
报摊前,老板刚拆开捆绳,《港岛日报》头版刘光天抡锤的巨幅照片就"哗啦"一声滑落在地。穿校服的中学生弯腰去捡,却被标题烫了眼睛——"三十亿灰飞烟灭!华兴集团创始人亲手埋葬'观澜'"。
上班的白领急刹脚步,盯着财经版面的拆除成本分析图倒吸凉气。
茶餐厅的玻璃门上,三份不同立场的报纸并排贴着:
《东方日报》在废墟照片上p了道闪电,标题劈下:"商业地震!"
《明报》用红色箭头标注:"什么是华兴?"
小报《港岛猛料》在刘光天脸上画了墨镜和雪茄,配文:"癫佬?天才?"
中环所有摩天楼的led屏同步播放着同一个画面——刘光天抡锤的0.5秒慢动作回放,飞溅的鎏金碎片在阳光中化作一道璀璨的抛物线。金钟道上的上班族集体驻足仰望,咖啡从悬停的纸杯边缘溢出,在西装上洇出深色痕迹却无人察觉。
深水埗的茶餐厅里,老式电视机正循环播放着大楼倾覆的瞬间。戴着老花镜的阿婆突然拍桌而起:"痴线!三十亿话拆就拆?"她的声音淹没在食客们七嘴八舌的争论中,某个建筑工人盯着屏幕喃喃自语:"那些楼...其实可以重新补救的..."
而此时,华兴集团的大楼前已聚集了数百名观澜业主。他们举着的不是抗议标语,而是连夜赶制的锦旗,猩红缎面上"商道至诚"四个金线大字在阳光下灼灼生辉。
人群最前方,坐着轮椅的陈老太颤抖着手,她浑浊的眼泪正滴在购房合同上:"刘生,这楼...我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