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为民的想法其实很好猜,毕竟这厮总是把自己的想法写在脸上。
对此,刘建国并没有多说什么。
虽说因为职位的频繁变动,让所有人觉得刘建国并不是一个合格的领导,只是一个幸运的工人而已。
但不合格的领导也是领导,刘建国亲自下场帮忙,虽说做的不多,也让这些与刘建国不熟悉的工人受宠若惊。
要不得说地位高的人容易收拢民心呢,只需要最简单的协同劳作就能让下面的人感受到领导的‘真心’。
杨为民这小子哪里懂这个,心里还在那里鄙视刘建国这个泥腿子呢。
被杨为民鄙视,刘建国不在意,见识不够的人鄙视别人那还因为无知。
你要是和他计较了,自己水平不也被拉低了吗?
至于说被排除在决策圈之外,这是刘建国梦寐以求的。
本来还想着这厮万一还要顾及表面功夫,找自己商量车间事宜,自己怎么拒绝呢,但是没想到这厮根本就是个愣头青,一切事情都是自己决定。
看着车间规划的整整齐齐的设备区域,刘建国心中直乐。
这特么到时候设备搬进来好看是好看,但不好用啊。
设备的间距留的不合适不说,甚至都不考虑安全隐患。
而且按照杨为民这个规划,一个工件要在各个工位上来来回回的运输,效率低下不说,极有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对此,刘建国也不能说只是看在眼中不说话,要不然到时候追责,自己就算没参与也跑不掉。
所以在前几天规划完成的时候,刘建国就故意在众人面前和杨为民争执了一番。
不过杨为民能力虽然不行,但是小嘴一口一个制度,一口一个规矩,刘建国只能‘无奈’的败下阵来。
这也助长了杨为民的气焰,这几天这人简直膨胀的没边,在他心中,没有人比他更懂生产了。
八级工也不行,没见二号车间那个老八级工也就是自己师公说了两句,就被杨为民呵斥了一顿。
师公何等人物,那是轧钢厂返聘回来做技术指导的,来到特种车间也是因为杨厂长极力恳求才来的。
当下一气之下直接脱离车间,易中海则是被填补了进来。
杨为民虽说被杨厂长训斥了几句,却是丝毫没有悔意,只是觉得杨厂长太过小题大做,区区工人而已,四九城有的是。
而易中海这人就比较没良心了,对于车间布局不合适人家一句话没说,还昧着良心夸奖了杨为民一番,这可把杨为民哄得开心极了。
二话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