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刘建国却发现这种这个设备上用的钢材是一种不算多好的钢材,如果采用那种高强度高韧性,又比较耐磨耐腐蚀的特种钢材。
使用寿命,绝对是要比这种钢材长上好几倍。
不过非常幸运的是,刘建国之前搞出来的那种钢材恰好合适。
这种钢材虽然还没有达到量产的标准,但实验室搞出来一部分也足够了。
当即,刘建国开始进行测绘。
测绘原件及其配合件,最终刘建国在第四天得到了这个损坏零件的精确图纸。
哪还有什么好说的,直接就是开始炼钢。
这次就不用刘建国上手了,直接吩咐技术1科的那两名技术员进行炼钢。
在第六天的时候零部件就搞了出来。
第六天安装完毕,刘建国在试运行之后发现设备并没有出现什么问题。
就马不停蹄的回到研究所,托自己老师找了相关的图纸进行生产。
结果令刘建国十分满意,生产出来的工件不需要工人进行手工打磨,直接就能满足图纸要求。
将这个结果汇报给杨厂长,杨厂长惊讶的嘴巴都要裂开。
当场什么话都没说,直接跟着刘建国到了七号仓库。
看着脱胎换骨的设备,
刘建国直接让之前操作的工人进行操作生产,看着那种需要六级工师傅打磨半个上午的精密零件。
在这台钢铁巨兽面前,只需要几分钟就直接完成,杨厂长有一种感觉,自己梦回58年。
还记得那时候轧钢厂里面好些设备都是毛子的,人员有毛子培训,坏了有毛子修。
当时轧钢厂只有几千人,但是效率却高的离谱。
这些年别看轧钢厂扩招到了一万多人,但是真的论及生产效率真的不如当年。
只是后来失去老毛子的帮助,杨厂长才明白那群老毛子的坏。
特么的全部包办,一些零件损坏直接花时间花钱从他们国家送过来,也不愿意在四九城生产。
为的就是在帮助华夏的时候,不让华夏的人学到技术。
结果这群老毛子一走,这些设备只是用了一段时间就开始出问题。
本来想着这些设备可能以后就留在这里吃灰了,结果刘建国竟然真的能够修好。
杨厂长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说。
本来前一段时间犯了错误,项目顺利完成也能让王局对自己的态度好了许多。
但是本想着借用这个项目,让自己更近一步的想法却是落了空。
如今这机会就来了,直接就落到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