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舌尖》(四)
欧阳雅婷注意到香川的情绪似乎不太好,所以没继续往下问。
直播的画面来到了第一集最后捕鱼的部分。
一开始看到是鱼时,弹幕又活跃了起来。
自从香川用一些处理方法和葱姜解决了淡水鱼的土腥味问题之后,市场上已经开始有少量的鱼开始供应给月响饮食店,家里条件比较好的,每周都能吃上鱼,哪怕是只有最低收入的家庭,一个月吃上一顿鱼也不是问题。
所以对于可食用的鱼,现代人已经认为自己没什么可以长世面了的。
直到画面里出现比两只手掌还大的鱼头。
【啊?鱼的头?】
【不是,以前的鱼这么大的吗?】
【华夏专吃鱼头?他们的饮食习惯这么神奇的吗?】
……
画面里的大鱼头着实把现代人吓得不轻。第四传统的海鱼很大这就算了,毕竟根据历史记载,以前还有更大的海鱼。
可,画面里的这些……是淡水鱼吧?淡水鱼能长这么大?
香雪和林明几乎是同时看向香川,抛出了这个问题。
“只要气候合适、养分充足、没有天敌,什么东西都能长得巨大。远古时代的人又矮又短命,后来文明发展,饮食条件和居住条件得到保障,到了二十一世纪,也就是这时候,”
香川用大拇指指了指《舌尖》的画面。
“平均年龄都能达到七十多岁,个子也是窜到了一米六、一米七左右。我们现在也是一样,上了太空之后,有物质转换技术提供能源改善环境,医疗技术发展杜绝了疾病和流行病的发展,没有了地形气候导致的自然灾害,寿命不也像竹子一样咻——地一下蹭到了八百岁。”
这拟声词是这样用的吗?直播间内外的观众们在心里吐槽道。
不过她的这番话倒是让屏幕前的农业局和历史研究院员工们眼前一亮。
十二船团数据库里记录的生物数据基本是天元纪年的标准,所以各个船团里的自然保护区、海洋地区以及生产护航舰的生物、家禽原本是什么样的外形、生态、成长环境,这些古老的记录都随着黑暗病毒危机遗失在历史长河里。
为了保证食材的供给正常,十二船团的各农业局们对家禽的生态开发也是持以保守态度,生怕盲目推进研究会让原有的生态崩溃。这也是造成食材种类两万年来趋于同质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即便是在农业方面大刀阔斧如第三船团,哪怕只是小小地在猪身上动一刀,也是需要颁布草案来向整个船团进行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