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篮里隐约可见晃动的望远镜反光。
一旁的一个胡子拉碴的老兵,靠近过来。
“啥!侦察气球?这个年代,鬼子就用上侦察气球了?”
林彦对这个老兵有印象。
他叫于德海,北部大区,侦察连的退伍兵!
“没什么可奇怪的!”
“甲午年的时候,这帮鬼子就已经会用气球侦测了。”
“攻打金陵,他们投入的侦察气球,多达三百来个!”
林彦在城楼上,伸出手,感受这风向。
“现在的风向是东南风,这个气球飘向的方向是从栖霞山往玄武门的方向飞……”
“气球上面有瞭望员!并且随身携带了相机!”
“如果我们行动的时候,被他们拍摄到,咱们会有暴露的风险……天杀的!”
宋博渊深吸一口气,他猛地回头。转头看向那个操着一口东北口音的胡连庆!
“老胡!”
那个曾在演习场端掉蓝军指挥部的老兵正用刺刀挑开压缩饼干包装,闻言刀尖一顿。
“到!”
“你当年在三十六师,枪法怎么样?”
胡连庆的络腮胡抖了抖,吐掉嘴里的饼干渣。
“两千四百米移动靶,师部比武第三。”
宋博渊解下腰间的毛瑟九八k扔过去。胡连庆接住枪的瞬间,枪托在城墙砖上磕出闷响。
“把那个气球打下来?”
“有谱吗?”
胡连庆摩挲了几下手里的日耳曼步枪。
“九八k啊!有效射程八百米……”
“但最远射程,可以达到一千六百米。”
“这个距离……大概够了!”
胡连庆没有再说话。
他单膝跪地,扯下脖子上的灰布条缠住左手!
“咱这里有观察手吗?”
“风向……”
一个瘦削的少年,立刻站了出来。
“东部大区,七十二军,观察手,赵永宁!”
“风向已经从东南风转为南风,风速约六级。”
胡连庆的腮帮子绷出棱角。他缓缓吐尽肺里的空气,枪管架在垛口时,准星与气球之间隔着一整片波光粼粼的玄武湖。
气球吊篮里突然闪过金属反光——鬼子观测员正在调整炮队镜。
“砰!”
枪声惊飞了城墙缝里的麻雀。子弹穿过气球下方沙袋的瞬间,胡连庆的第二枪已经击发。这次子弹撕开了气囊侧面的氢气包,灰白色球皮像被撕破的肠衣般耷拉下来。
林彦猛地一拍城门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