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暴动,进而可能在某一天将他们活活打死。
但当问题真正爆发之际,这些人往往是满不在乎。
而这么做了以后如何安置这些人便又是一个问题,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一个问题带出又一个问题,好在是米哈伊尔也做了一定的准备,例如帮忙找一些工作等措施。
在如今的圣彼得堡,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劳动力其实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匮乏的,但庞大的贵族阶级和地主们还是将众多农奴都牢牢拴在了土地上,沙皇为了国内的稳定,自然也不愿意轻易改变现状。
唯有当问题都爆发出来后,这些人才愿意去行动起来。
这么一通安置后,基本上所有人都有了着落,而去米哈伊尔家帮佣这桩极为难得的好差事,左右权衡一下自然还是留给了孤苦无依同时最难生存下去的那个孩子。
“亲爱的米拉,我们走吧。”
就在最近,当终于办妥了一切事务后,帕纳耶娃也终于是领着一个年纪不大的孩子准备往米哈伊尔家走去,厨娘的话,已经到米哈伊尔那里了,硬要说性格的话,跟米哈伊尔以前在的那个公寓里的老女仆娜斯塔西娅差不多,就是嘴巴要严实许多。
这点其实挺重要的,毕竟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到了1848年,米哈伊尔大概率就会受到秘密警察的监视。
就算不说他身上的其它事情,单就办一本进步刊物其实就是一件比较危险的事情,在原本的历史当中,涅克拉索夫和帕纳耶夫可以说除了办杂志以外什么都没干,但涅克拉索夫还是被秘密警察监视。
到了1848年的时候,当时的特务头子杜别尔特更是直接发下一道公文,让他们去见宪兵首脑奥尔洛夫伯爵,好在只是警告,但继续那么办下去,多半也是要遭殃的。
抛开这些先不谈,有这位厨娘在,帕纳耶娃也就没那么担心自己将要带过去的这个小姑娘会无人照料。
而不知是巧合还是米哈伊尔的小说呈现出的就是俄国大地最为普遍的大众,总之这个小姑娘的境遇几乎就跟他那篇《渴睡》一模一样。
十三岁,父母都出了事情,平日里要做许许多多的事情,稍有不慎便会面临严厉的处罚,以至于当现在帕纳耶娃朝她看去时,她的身体都忍不住颤抖了一下,似乎在害怕某件可能发生的事情。
“接下来一段时间,你可能要做一些收拾房间,协助厨娘做饭的工作,除此之外应该就没有了。据涅克拉索夫说,米哈伊尔除了有时候会把衣服乱放以外,几乎从来不会把房间搞得一团糟,你不会有太多工作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