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说都想跟这位年轻人见上一面了。
这件事想必接下来是有机会的,毕竟从他想在巴黎连载小说这一举动来看,他之后大概率是想在巴黎发展的,到时候真要好好看看那位年轻人才行了
一念至此,大仲马就没有再过多浪费屠格涅夫的时间,毕竟对于对方来说,现在赶紧找上几家合适的杂志商讨一下稿酬到底多少钱一行字才是。
过是一定会过多的,只能能够稍稍看一下,便足以发现这部小说的精彩之处,但具体能拿到多少法郎一行,大仲马觉得应该不会太高,毕竟这可真的是一位新的不能再新的长篇小说作家了。
于是很快,大仲马暂停了同屠格涅夫的对话,而周遭的很多人见此,那也是一下子就围了上来。
针对这种情况,屠格涅夫自然就是该装的时候就装一下,一扫前几天的压抑与不快,与此同时该谈的肯定还是要谈一下,看看巴黎的这些杂志究竟能给出怎样的价格。
这样的话肯定还是先得给这些编辑一定的时间来看看米哈伊尔这部长篇小说的部分内容,接着才是正式谈价格。
就这样在经过了第一轮筛选后,等到在大仲马家的这次聚会结束后,屠格涅夫也是已经将小说的部分内容交给了好几位编辑,而在这其中,《世纪报》的编辑吉拉丹无疑也拿到了一份。
不过拿到归拿到,在大仲马的这次经历对他来说简直跟见鬼了一样,毕竟在此之前,他同样是连看这位新人的作品都懒得看,如今不知道经历了什么,倒是要让他主动上前跟对方索要稿子了
但出于职业素养,他还是很快就审核起了这部小说,而当真正的开始后,内容先不说,光是《八十天环游世界》这个名就让吉拉丹愣了好一会儿,要多久才能环游这个庞大的世界一圈?真的仅仅只需要八十天?
毫不夸张的说,仅仅是这个名字,就足以吸引到不少读者了。
而等到正文部分的时候,这部小说的作者也是直接进入正题讲起了故事,故事的时间并非是像巴黎市面上正流行的那些历史浪漫小说回到过去,而是设置在了人们有些难以想象的未来,即1872年。
这样的设置似乎真的如同仲马说的那样,确实是非常的新颖,与此同时,开头就介绍的这位英国人福格先生也是仅凭几段精简的描写就给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另外有一点不得不说的是,对于主人公到底是哪国人比较好,米哈伊尔在认真想了想之后依旧是保留了英国人这个设定。
至于原因的话那自然还是跟这个时代息息相关,要想在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