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年头的俄国,自由恋爱这种东西当然不被提倡且一般是很难存在的,毕竟严格意义上来说,在生产力还不够发达的时期,婚姻的本质更加接近于以商品交换为原则,也就是以男女双方的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为权衡利害的更安全、更露骨的买卖婚姻。
即便在文学、诗歌以及其它很多艺术形式当中,人们总能看到对自由美好的爱情的歌颂,但真到了实实在在的生活当中以及到了一定的年纪,人们一个个还是现实的不像话。
从这个角度来说,爱情之所以能够成为千百年来始终被歌颂的话题,或许未尝不是一种心理补偿机制,毕竟大多数人在这一块大概还真就压抑了几千年,就算是到了现代社会,在很多地方,婚姻的本质大概还是一种合作和交易,但相对来说肯定是有了更多选择的余地。
而这一时期俄国的贵族们是包办婚姻,平民和农奴们基本上也是如此,子女的婚姻完全由父母掌控,有些农民认为孩子越小越易管教,因此常常迫使子女早婚。
那么既然有结婚的需求,男女迫于宗教压力和道德又不能过多接触,媒婆这一职业便应用而生,在俄国,几乎每个村庄和城镇都有职业媒婆,这些人以说媒为生,多是能说会道的中老年妇女。
而她们对周围各家未婚男女的情况及其家庭财产情况了如指掌,专为男方出主意,举荐未婚妻,并受男方的委托,到女方家庭去提亲。
媒人进房后不能说出自己的身份和来访目的,而是称自己是猎人、朝圣者或商人等等,过一会才花言巧语地说明来意:“你家有个小鸽,我家有只小鹰,你家有只小貂,我家有个猎人,你家有个姑娘,我家有个小伙,咱们来结个亲。姑娘是支花,为何耽误在家“。
一般都是由男方主动提亲,但是倘若哪个男人声名远扬,人人都知道他前途远大,那么女方也能拜托媒人隐晦地传达一下他们的想法。
米哈伊尔差不多就是这种状况,当普莉赫里娅和杜妮娅还在家乡的时候,当地的媒婆可谓是一个又一个地走进她们的家门,然后将一个又一个的姑娘以及她们的家庭说的世上罕有,有些人的条件确实让普莉赫里娅听得心动不已。
但是以他们家现在的状况,这种事情肯定还是要米哈伊尔说了才算,而眼见米哈伊尔如今已经有了自己的事业,其实这一趟来普莉赫里娅是很想让米哈伊尔快点考虑一下关于婚姻的事情,要是米哈伊尔有这个念头的话,那她接下来肯定就是要找一找圣彼得堡的媒婆,然后给米哈伊尔安排上几场相亲。
只不过在经历了这场颁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