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坊>>我在俄国当文豪> 第165章 乔治桑 肖邦和新作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5章 乔治桑 肖邦和新作品(1 / 6)

第165章乔治·桑肖邦和新作品

关于巴黎的顶级沙龙,比较传统一点的就是雷卡米埃夫人的沙龙,依旧以旧贵族为核心,要求参与者需有世袭爵位或高级神职人员身份,而作为与之齐名的吉拉尔丹夫人的沙龙,则更加具有革新性且并不过多在意阶级壁垒,因此参加她的沙龙的客人也可谓是多种多样。

在这其中,除了巴尔扎克以外,另一位看上去格外特别的作家也是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屠格涅夫的目光,而由于屠格涅夫在来之前就对这场沙龙里的客人们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因此他便很快就在心里喊出了这个作家的名字:乔治·桑。

这位作家即便是在俄国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力,而在这其中,别林斯基无疑是这位作家在俄国最热情、最有力的代言人,他直接将这位作家视为时代精神的化身、人道主义的最高体现和进步思想的灯塔,并且还发表了许多关于乔治·桑作品的评论和书信。

既然能被老别如此推崇,那她的作品倾向基本上就已经明了了,简单来说在她的《木工小史》、《康素爱萝》等作品中,鲜明地表达了对底层人民尤其是农民的苦难的深切同情,控诉社会不公,以及对人的尊严的捍卫。

而作为这个时代极为少见的女作家,她的经历颇为传奇,简单来说就是婚姻不幸,21岁便与丈夫分居,在艰难谋生的同时,仍然坚持写作理想。

等到了1831年初,她带了一儿一女定居巴黎,接着便以在当时惊世骇俗的姿态出入巴黎的沙龙,例如穿着一身男性装扮,抽雪茄、饮烈酒、骑骏马等,就这样她很快就成为了巴黎文化界的红人,身边经常围绕着许多追随者。

与此同时,在1832年之后她便凭着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安蒂亚娜》一举成名,之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除此之外,她在感情这一块也并不受世俗观念的影响,就像她说的那样:

一个像她这样感情丰富的女性,同时有四个情人并不算多。

在她的情人当中,比较知名的就像是诗人缪塞,以及经由后来的“钢琴之王”李斯特介绍,认识并在后来同居了十年的肖邦。

关于李斯特和肖邦更详细的内容姑且先放到后面再谈,只因等米哈伊尔来到巴黎的时候,肯定还是乐意跟这两位钢琴家打打交道的,之所以有这个计划,一是见一见历史上的名人,二就是米哈伊尔出于一些原因,已经开始学起了如何弹钢琴,到时候或许可以请教一下这两位钢琴家。

至于说米哈伊尔的学习进度如何,只能说稍稍有点难绷

而说回现在的话,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