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一趟,挣别人三个月的工资,感觉好像天上掉馅饼。
他们这边拿着钱高高兴兴的回家,王肖骑着摩托车带着阿正,率先去了赵海平爹娘家里。
两人不认识,还是一家一家问到的。
其中还发生了个插曲,刚开始问赵海平的爹娘的时候,众人一听是给送鱼的,立刻有好事的问:
“给海平爹娘送鱼?给他新爹娘送,还是旧爹娘送?”
赵海平得了软骨病的事情,早就在周围几个村子里传得沸沸扬扬,老赵和赵家老大上门要钱,分户、断亲的事情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不过,赵三叔和赵婶子带着两儿子上门“要”儿子的事情,也已经闹得家喻户晓。
本以为赵三叔和赵三婶认了亲儿子,会把人接回家,没成想好些日子不见人,本以为赵三叔两口子就是做做面子工程而已。
没想到,今天竟然有人来送鱼了,说明海平心里还是记着这两口子的,这两口子前些天说的也是真的:
海平干活的渔船老板,可能真没嫌弃海平,还愿意一块儿带着他。
“什么新爹娘,旧爹娘的,海平兄弟的户口如今在谁名下,肯定是给谁家送啊!”
阿正性格一向跳脱,又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正义感,早就看不惯赵海平亲爹娘一家人了。
如今送上门的机会,怎么会错过?当即大声嚷嚷起来:
“海平跟那家可是签了断亲书,户口也摘出去了,以后可没关系了,以后但凡有人来问海平的爹娘,肯定是说如今的爹娘。”
村民都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听阿正这么说,立刻就去叫赵家两口子了。
赵家两口子一听海平派人给送鱼来了,顿时兴奋起来,赶紧把大儿子两口子叫上,想着多要两条鱼。
结果,匆匆忙忙的出了院子,紧走慢走等到地方了,发现老三两口子正笑着招呼两个年轻人屋子里坐。
两个年轻人骑着摩托车,摩托车把上还挂着三条鱼呢。
老三家的手里还拎着一条大鱼,看那个头少说也有四五斤,这可能值不少钱呢。
“老三,你干什么呢!”
老赵一声怒吼,三两下挤开人群冲进院子里,伸手就去抢鱼:
“老三,你们两口子也太过分了吧?海平给我们送的鱼你们也好意思抢?”
三叔三婶一听这话,忍不住就变了脸色,他们知道老大两口子最爱胡搅蛮缠,占小便宜,今天这鱼恐怕要给出去了。
两人倒不是舍不得这条鱼,主要是心里头憋着气,不得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