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坊>>大别之巅> 第25章 岔路口(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章 岔路口(一)(1 / 4)

越是黑暗,越渴望曙光;越是民不聊生,越期盼太平。就在黑暗与曙光交织的时候,商城,这个弹丸之地,迎来了一缕艳阳。

二三年春,北平上学的gcd员吴靖宇回老家商城,外号“假洋鬼子”。因为他是个白干白净的小伙子,鼻头大,说话带京腔,总戴一顶帆布帽,与当地人不一样。当地人见到他,总感到不太舒服,要说哪地方不舒服,又说不出来,使劲儿找,都说他端过洋木盏子,喝过洋墨水,总给人洋人的感觉,就是方言,也说得不那么地道了,好像烧酒兑了水,咀嚼,怪怪的,于是就暗地里送了个外号:假洋鬼子。

国共合作时,李鹤鸣就让人把吴靖宇请到县衙,问了些北平的情况。吴靖宇就跟他谈了许多资产阶级革命的大道理,还说了孙总理就是比袁世凯好,正中李下怀,于是问他想干啥,吴说想教书。李说,你是大才,要不,到我这来当秘书?吴摇头晃脑说,自己不会写,再说了,肚子里的墨水都是在北平学的,太斯文,在这里恐怕用不上。

李心想,此人打扮不伦不类,讲话咬文嚼字,还戴副眼镜,站在那儿摇头晃脑,该说不该说的,都说,口无遮拦,这样的人,若留在身边,万一形势一变,擦枪走火,惹出事来,连累自己,不划算,于是冷笑点头,也就放弃。

但是,吴靖宇有文化,又是大家子弟,又是从北平回来的,知道的事情又多,在商城实属稀罕物,比较有影响力,于是就遂他的愿,介绍在一小当了一个文化教员。

吴靖宇到一小,利用教书之余在师生当中介绍北平情况,传播马克思主义,吸引了许多人。特别是课堂上,他语言诙谐,谈吐幽默,抽科打诨,不拘一格丑化北洋军阀,介绍陈先生李先生等大家都没听说过的人物,都是师生不知道的新鲜事儿,让商城学子大开眼界,于是,吴靖宇周围就聚拢了一个小团体。吴也趁机考察了一些人,把那些进步师生组织起来,成立读书会学生会,发展教员胡功辉、学生钟启泰、邮政员马石生入党,还成立了商城县第一个党团组织。

二四年,从上海回来的蒋光慈到南溪,接触詹谷堂,发展詹谷堂、李梯云、漆德宗等六人为党员,利用讲学之机到县城,见到了许多进步青年,联系上了陈慕尧、易昌德、袁明朗等早期的几个gcd员,传达了国共合作精神,特别指出:一是严守秘密,绝不能暴露真实身份;二是可以私人名义加入国民党,甚至入国民党机构工作,发展党员,壮大革命队伍。

蒋光慈到商城县城,也有人介绍他认识吴靖宇,他接触一次,知道吴靖宇是gcd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