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顾结了婚的半边户,给张家分了一个套间,已经算是特别优遇了,那还是因为当初老爹是在给厂长开车的缘故。
自打开始懂事时,张建国、张建川两兄弟就是一直住在相当于饭厅客厅卧室三合一的外间里。
等到年龄大了,张家索性就在靠当头这边用木板和牛毛毡搭了半间板房,两兄弟就住在板房里,虽说冬天有些漏风,但棉被盖厚一些,灌个厂医院里盐水瓶“改装”的热水壶,也能挺得过。
厂里已经有十来年没修住房了,从85年才又开始修住房了,去年才开始分配第一批新房子,据说无数人差点儿为之打破头。
但是毕竟让所有人看到了希望,搬了新房子就能腾出旧房子,小房子搬进大房子,又能腾出来小房子给更缺的人,所以也是众心所向。
闲聊着,时间也过得飞快,晚霞开始泛起金光,肚子里也开始咕咕着响,几乎是不约而同,三人都笑着准备各自回家吃饭。
张建川没打算请二人吃饭,一顿饭下来少说也得要花七八元,他可没这么富裕。
至于毛勇和马成友,他们俩全身上下能凑出来三五块钱来张建川都算是他们本事。
都是没工作没收入的穷鬼,只能各自回家吃饭,大家也都没什么不好意思。
约好吃了饭再来找张建川,毛勇和马成友与张建川挥手道别,张建川这才又晃晃悠悠地蹬起自行车往家里去了。
张建川的家在东区十二栋。
张建川把自行车架在门口时,就碰到了邻居钟伟民。
“钟叔。”
“哟,建川回来了?”
钟家和张家关系很好,钟伟民练过武,是正经八百有几刷子的武术运动员,在张建川小时候也经常带张建川练武。
当然那会子老爹让张建国张建川两兄弟跟着钟伟民习武也是锻炼身体,没其他想法,两兄弟也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但是在82年电影《少林寺》放映大火之后,张建川和其他同龄人一样,也很是痴迷了一阵练武。
暑假回来缠着钟伟民学武,才算是续上了这层渊源,一直到部队里,也算是让张建川成为侦察兵的几分底蕴了。
要说钟伟民也算是张建川习武的“启蒙恩师”了。
“嗯,回来休息一天。”张建川觉得自己年龄长大了,好像和周围邻居长辈们关系也就开始疏淡了不少,也没啥话说了,不知道是不是都这种情况?
钟伟民提着一罐沙虫,另外还有一包泥巴,内里应该是挖的蚯蚓,正准备出门去钓夜鱼,也只和张建川说了几句,便出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