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件,干着急也没法。”
“所以我想,要是能把这类基础件统一个标准,哪怕先统一一部分,那不管是对车间还是司机,都是实打实的好处。”
短发女生听得认真,接着追问一句:“那你当时有没有借鉴国外的经验?”
“有。”陈露阳点头。
“其实像意大利、德国那边,早就开始搞标准件的通配设计了。”
“尤其德国人最讲究‘模块化’。”陈露阳顿了顿,眼里闪着光。
“我以前翻外文资料,他们连小零件都分了等级,有通用的装配规范,全国统一的安装标准,特别讲究。”
“我就想,我们国家汽车越来越多,修车总不能啥都靠拆原厂件,总得有人走出第一步,试着干点儿不一样的。”
短发女生听得很投入,眼神里也多了几分敬佩。
“所以你就把这个想法,整理成方案,报给学校了?”
“对!”陈露阳点点头。
“我是经济系的嘛,对市场和经济的了解比较深一些,写报告还算顺手。加上车间那边也有点基础,试了几个样本之后,我就觉得这事真能成。”
这时候,小眼镜举起相机,又“咔咔”拍了几张照片。
一边拍还一边嘀咕:
“刚才那张笑得挺自然。”
陈露阳下意识道:“我还能再笑一个,要不你拍我个更自然的?”
“你倒挺敬业。”小眼镜笑着打趣了一句。
“那是!”陈露阳也笑了,“好不容易能上广播站的节目露脸,我肯定得表现到位啊!”
采访持续了大约二十多分钟。
从项目最初的想法,到试件采样过程,再到车间的情况、图纸设计时遇到的困难,陈露阳说得兴致勃勃,像讲故事一样,一点也不枯燥。
短发女生也听得投入,不时点头记录,偶尔追问一两句,补充细节。
她的录音机咔哒咔哒转个不停,仿佛都舍不得漏下一个字。
等采访结束,她收起笔记本和录音机,语气带着点由衷的感慨:
“陈露阳同学,你是真了不起!”
“不仅能把项目从构想到落地,说话还这么清楚利落。”
陈露阳低调一笑。
实干兴邦,沟通致远!
“干得扎实,说得明白”那可是老陈家祖传的优良传统。
别看他爹陈大志一天天在车间里憨厚老实的干活,每天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
可真要是等到了上台发言,那小词儿一句比一句顺溜,说的头头是道,连世仇老金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