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坊>武侠修真>电子帝国传奇> 第一百零三章离开香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零三章离开香港(1 / 4)

前世的1978年10月28日,贤公一行冒着细雨乘车来到松下的茨木工厂,许多工人挥动着华、日两国国旗列队迎接。

而松下电器公司的创始人、83岁的松下幸老先生不顾年老体衰,挣脱旁人的搀扶,亲自等候在公司门口,迎上前去紧紧握住贤公的手,热烈欢迎华夏国客人来访。

贤公一行走进生产车间,参观了电视组装生产线。

松下从1952年生产第一台电视机以来,到1978年已生产了5000万台电视机。

离开车间后,贤公应邀来到一间展览室,这里展示了松下公司生产的高速传真机、录象机、微波炉等产品。

参观结束后,宾主一起交谈。

时任松下公司顾问的松下幸老先生和董事长松下正表示,愿意在电子技术领域同华夏国进行互惠互利的合作。

同时,应松下幸老先生的要求,贤公在纪念册留下题词:“华日友好前程似锦”。

时隔一年,也就是1979年,松下幸老先生应邀首次访问了华夏国,而在1980年他又再次访问了华夏国,贤公亲切会见了松下幸老先生。

从此,松下电器公司对华夏国直接投资陆续展开,最先成功的就是著名的位于bj的松下彩色显象管工厂。

为什么作为对华夏国实施技术封锁的桥头堡的日本公司,会在这样的情况下,对华夏国伸出合作的橄榄枝呢?

无它,除了因为是民用技术以外,唯利益驱动而已。

我们来看看当时的日本经济发展就可以知道了其中的奥妙!

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

1945—1955年是日本经济的恢复发展时期,这一时期日本经济全面启动,恢复迅速。工业生产超过了战前和战时的最高水平,国民平均消费额也达到了战前的标准。

1956—1973年,是广泛运用科技成果,进入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在此期间日本工业生产大幅度跃升,年均增长率在10%以上,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强国。

1973年开始,是在危机阴影笼罩下经济低速增长的时期。这一时期的日本经济发展有所减慢,但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仍保持着较高的经济增长率。

为此,日本为了获得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为发展经济服务,不但积极改善与周边邻国的关系,还在建立完善的税--收抵免法的同时,设立海外投资亏损准备金,使企业和政府共同承担海外经营风险,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兴趣和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