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强正想起身,帽头却伸手拿起了一块袁大头,用肩膀撞了他一下。
张学强瞳孔一缩,他捏着银圆的指腹一麻,比刚才摸的鹰洋坠手,边齿像小刀片似的刮手,再看袁世凯肩章上的纹路,连纽扣的棱都清清楚楚,比普通袁大头多了股‘挺括劲儿’这哪是流通币,分明是没出过库房的样货
他打着手电仔细查看,立刻就看到正面袁像的衣领两段是封闭的,肩章特别宽大。
张学强不由得心头一颤,立刻翻过看背面,背面图案左下嘉禾有“S”暗记,右上方一点方向叶子旁有圆点暗记。
妥了,这就是袁大头之中的大名誉品——袁大头s版。
它是一版试铸样币,存世量极少,据说仅数百枚,且辨识度高,在银圆热期间可是热门品种,市场价格常年居高不下。
张学强还记得,普通品相的S版市场价可达六位数,极美品甚至超过百万。
可惜的是这是普通s版,要是更稀少的粗字s版就更完美了,那一版上拍起步价就是小七位数。
人不能太贪心,石头房子得一块一块的垒。
在这破地方,能出现大名誉品就算是天上掉馅饼了,必须拿下。
张学强装模作样又看了另外的银圆,立刻伸手拉价,那摊主脏兮兮的棉袄袖子和满是黑皴的手都没能让他退缩。
五块,这家伙竟然要五块钱一枚,这一些乱七八糟银圆都一个价。
不是张学强掏不起这几十块钱,而是这明显就是狮子大开口啊,现在银圆去银行里兑换基本上就是一块钱,私人之间流通也就一两块。
他这远远高于市场价了,要是张学强答应五块钱成交,怕是对方也会起疑心,很可能买卖黄了。
张学强轻轻放下手里的银圆,就想起身让黄三去砍价。
就在此时,他突然发现装着银圆的两只碗下方垫着一块瓷板。
这东西应该是摊主用来压帆布的,上面结满了油污和黑泥。
但张学强却看到没有油污的一部分,上面的绘画笔法清奇,所绘山峰神秀异常,花鸟也颇具法度,一看就是大师的手笔。
脑海中瞬间一个激灵,瓷板画,莫不是珠山八友的作品?
珠山八友是清末民初景德镇瓷绘名家群体,以王琦、王大凡等为代表,将文人画融入瓷板画,风格雅俗共赏,开创瓷绘新境界,是近代瓷艺标杆。
他们的作品虽说年代较近,但价高者可上大六位数。
张学强装着继续看银圆,用手电光照在了瓷板画上,想要寻找落款或者题字,却一无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