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当陈放在思考的时候,布伦森说了句:“准备了,伙计们。”
什么?
陈放茫然,他看到三位nba大佬都起身来到了球场,他们热情跟富尔茨聊天,也和失败者福克斯击掌。
对于他们来讲,都是一视同仁。
接着,陈放就看到富尔茨指了下韦德,而旁边的哈登有些懊恼的抱了下头,反而福克斯很高兴,立刻跟哈登抱在了一起。
“刚才只是开胃菜,重头戏是三位要选人打一场出汗赛。”
“谁赢,谁就有资格挑谁,马克尔选了韦德。”布伦森为陈放解释道。
“所以,现在我们有可能跟他们打球?”陈放问道。
“是的,也许吧,就看别人会不会选。”布伦森耸肩。
nba很多球星,会在休赛期约野球,但都是私人局,一是保持状态,二是当成社交的道具。
nba是个商业联盟,很多行为,都要以商业思维来看待,这跟做生意的酒局并无区别,你是否能被邀请,并且在酒局上发挥妥当,那这种社交你就可以经常被邀请。
球局也如此,想要打,看人缘,想一直打,还是看实力。
三位来到这里,可不是无聊解闷逗乐,说好听是认识下未来联盟的牌面,说直白就是来收一波小弟,拓展人脉。
很多退役的球星,还活跃在联盟,具备一定的话语权,其实就是通过一次次不懈的组局,未雨绸缪的认识新势力。
想通过比赛来结交,那效率和友谊,都太低了。
塔图姆一句话,就真相了。
“我得好好表现,或许就能去得劲的地方!”(獭兔的私生活其实挺乱,不过总体是过得去。毕竟有个母亲看着,但其实没用,黑人圈子就是很脏的,哈登这个曾经夜店小王子,还不是也有一个严厉的单亲妈妈。在美国,几乎不会去说私人生活,再离谱,也就是一场调侃。当初tt的老婆科勒·卡戴珊,被他骑士队友短信撩拨,到底是谁其实都知道,用《让子弹飞》里的姜文问兄弟到底谁qj的那个逻辑来排除,结果很清晰,有兴趣的可以自行了解。)
没错,收小弟的最有效率的方式,就带他们去好玩的地方,对于十七八岁的男孩,酒吧艳舞场之类的私密场所,可不比nba的诱惑低。
布伦森自然知道,但他能说什么,合群的第一原则就是,别扫兴!
但陈放没啥激动,拜托,他早就成年人了,能守着武姿坐怀不乱就足够证明陈放的心思很纯粹,一心就想追梦。
不过组队方式,让陈放感到有些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