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船三天,快马七日。
一路几乎豁出命的快赶,终于是在第十日傍晚,将马世龙的捷报送抵到了大明京城应天府。
按照时辰还有规矩,到了这个时候皇城都应闭门落锁。
直到第二天上朝时才会打开。
其间若无惊天动地的大事,绝不能私自开启,违者立斩不赦!
可这是靖远侯爷传回来的捷报!
谁有那个胆子压着等到第二天,才递上去交给陛下阅览?
要知道靖远侯率军出征后的第二天,皇后就亲自下懿旨召靖远侯夫人入宫养胎,餐食衣物桩桩件件都亲自过问经心。
时不时还与其一同出宫到城外散心踏青。
此等待遇,也就只有当今太子妃,在怀太孙之时享受过。
还有陛下和太子殿下,对靖远侯夫人也是极为上心,仅是朝臣们知道的,在靖远侯出征出后这段时间里,赏赐金银绸缎,名药补品,便有不止一掌之数。
朝会上时不时有意无意,还会亲自过问大军粮草辎重转运之事,若有敢缺斤短两,延误预期者一律严惩不贷!
这份恩宠,这份皇恩,整个大明能有几人可比?
更何况跟在靖远侯身侧的,还有三位陛下与皇后娘娘所出嫡脉亲王,使得这一捷报的分量,更加的沉重谁也担不起来……
踏踏踏——
踏踏踏——
踏踏踏——
捧着捷报一路快跑,小太监的软底鞋居然跑出了清脆的声响。
飞快的在廊道与过道穿行,谁敢挡路无论地位高低大小,小太监全然不顾一律怒喝驱赶。
若有人敢发脾气,小太监便举起捷报,高喊上一声靖远侯捷报在此,谁敢拦路小心你们的脑袋!
一句话比尚方宝剑还管用。
闻此言者纷纷连忙让路,生怕因为自己耽搁这捷报一分一秒,惹得陛下不悦,太子不满,彻底与世界告别。
如此大概跑了一刻钟的时间,小太监跑的气喘吁吁面红耳赤。
但也终于到了奉天殿外。
“何人胆敢于奉天殿疾走喧哗!”
小太监望着奉天殿面露喜色,捧着捷报就要加速继续往前,但转眼就被几名皇城内班侍卫拦住,手握着腰间刀剑怒目而视。
这些人都是勋贵子弟,不是寻常宫女太监,与陛下,太子,靖远侯都有切身相连。
小太监自然不敢再像刚才那样直接怒喝。
调整呼吸,对几人微微躬身,“诸位恕罪,奴婢绝无触怒宫规,更没有那个胆子敢在奉天殿外疾走喧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