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皇子更是笑得直拍大腿:“六弟,你这才学,怕是连村野匹夫都不如吧?”
太后脸色一沉,对苏离的话同样有所不满。
岂能拿佛祖玩笑?
但就在太后刚想开口训斥的时候,却见苏离不慌不忙地继续说道:“诸位高僧莫怪,本王只是打个比方。”
“佛法高深,非本王所能领悟。但本王以为,佛法无边,亦在人间烟火中。”
“就像这炷香,燃尽自己,只为供奉。”
“这半盏茶,入口苦涩,回味却甘。”
“正如隔壁王大妈,每日辛苦操劳,侍奉公婆,抚养子女,这不正是佛法中慈悲为怀,普度众生的体现吗?”
苏离的语气顿了顿,目光扫过众高僧,颇为诚恳道:“本王愚钝,不懂高深佛法,但本王知道,心存善念,行止有度,便是对佛最大的敬意。”
“比起那些空谈佛理却心术不正之人,怕是更能得到佛祖的青睐。”
这番话一出,众高僧纷纷点头,看向苏离的目光也多了几分赞许。
一位白胡子老和尚合十道:“六皇子所言甚是,佛法在世间,亦在人心。”
“施主能有此感悟,已是难得。”
太后听到苏离得到了高僧的认可,顿时喜笑颜开。
看苏离的眼神也越发顺眼了。
反观太子和三皇子的笑容僵在脸上,他们没想到苏离居然能把一句玩笑话圆得如此有道理,还赢得了高僧的认可。
太子脸色铁青,忍不住反驳:“老六,你少在这里狡辩!佛法岂是你能如此曲解的?”
苏离耸耸肩,一脸无辜:“太子兄此言差矣。”
“佛曰众生平等,难道只有高僧大德能谈佛法,寻常百姓就不能有自己的感悟吗?”
“臣弟只是说出自己的想法,何谈曲解?”
三皇子见状,连忙插话:“六弟,你别以为能说几句歪理就能蒙混过关。”
“有本事你再作一首正经的诗,以这寺庙的山水为题,让我们看看你的真才实学。”
苏离挑眉,做诗?那不是家常便饭?
略一沉吟后就是开口道:“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
“莫道禅房无乐事,松风竹影是知音。”
这首诗一出,满殿皆惊。
意境悠远,对仗工整,比起刚才的“王大妈”,简直是天壤之别。
众高僧纷纷抚掌赞叹,连太后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好诗!好一个‘松风竹影是知音’!”老和尚连连点头。
“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