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坊>都市言情>从上海滩崛起的百年豪门> 第377章 陈光良的人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77章 陈光良的人品(5 / 6)

能水平更上一层楼?”

有子女问道:“他作为企业家,不想获得丰厚的利润么?”

童润夫摇摇头,说:“不太清楚,反正他不太关心这个话题。”

说不关心利润,难民把人‘圣人化’,但陈先生似乎真就不关心利润——人工成本,新丰纺织最高;和同行竞争,也从不搞打压那一套。

一众成年子女不由得敬佩起来。

年前,陈光良和一众老友在告罗士打酒楼聚会,这实际上是一家中式酒楼,只不过是怡和的产业而已。

聚会的人当中,包括刘鸿生、卢作孚、陈光甫、李铭等,基本都是三十年代就叱咤华夏商界的老人。

陈光甫和李铭作为曾经的‘近代华夏金融人物’,此时来香港发展,已然是鱼困浅滩。

为何?

他们很难融进香港的社会,第一进入太晚,第二不熟悉当地行情,虽然都在香港注册了银行,但如今也就沦落小银行,和平安银行相差巨大。

曾几何时,平安航运需要仰望沪市商业储蓄银行、浙省实业银行,如今倒是反过来了。

卢作孚突然提及这个话题:“没想到,留在香港的招商局,全部北归啊!”

上个月,香港招商局大楼,升起红色的旗帜,震惊海外。

陈光良其实知道内幕,不过他没有去招商局再挖墙角,哪怕一些船长是他宁波同乡。道理很简单,招商局已经卷入两派斗争,特务都已经参与其中,他再去挖船员,显然是在和国家、地方政府作对了。

他现在不接触,将来是争取拉拢的对象。

他要是顽固的反对,将来就算被拉拢,也是个污点。

前世的董浩云,虽然船队被台岛和美国征用,运输过军用物资什么的,也算是个污点;但毕竟由不得他,他的船队很多都是美国赊账给他的自由轮。

众人看向陈光良这个招商局前总经理,近代招商局崛起的关键人物,招商局很多人见了陈光良,也得恭恭敬敬打声招呼。

“总有人为了国家不计个人生死和前途,希望他们能得到好待遇吧!”

“陈先生,你有忧虑?”

“未来的事情,谁又说的准呢,我不太了解现在的不过我对苏联的历史,倒是有些了解”

好吧,多言了!

事实上今天来参加聚会的,陈光甫和李铭肯定不会北归,会在香港发展,只是发展银行也不会顺利。

刘鸿生一开始就非常的担忧,如今已经在香港扎根下来。

至于卢作孚,他本身也在香港犹豫着,前世也是在香港生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