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一切都结束了。
战争,当然有胜有负,只不过这一次,运气没有站到他这一边。
再次睁眼看了一眼吴洵,他想记住这张脸……
“杨缟,你诬陷太后,以下犯上,论罪当诛!”万荣菖第一个发声。
很快,问罪杨缟的声音响彻章台宫。
万太后抬了抬手,让殿内安静下来。
“陛下之前抱恙,哀家是有意隐瞒,杨大人,不知你是从何处听说陛下性命垂危的?难不成,内务府中有杨大人的亲信?”
此话一出,她身边的刘前和郑祥各自一哆嗦。
“杨某无话可说……”他闭起双目,不再发声。
“杨大人关心陛下的安危,这一点哀家是理解的,但你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就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如此诋毁哀家,哀家就算有心放你一马,百官怕也不答应……”
“杨缟罪不可恕!”
“奸臣杨缟,十恶不赦!”
“杀了他!”
……
殿内,再次响起了声讨之声。
“费大人,诬告太后,以下犯上,该当何罪?”万太后朝台下问道。
刑部尚书费洪文一哆嗦,颤颤巍巍地出列……
“回太后,这……”
作为霍家嫡系,他此刻冷汗直下,舌头打结。
不待他开口,霍经纶抢先一步,答道:“回太后,此罪滔天,理应问斩!”
众人窃窃私语起来,杨缟始终闭着双目,面无表情。
好家伙,不愧是你……
吴洵看着眼前的霍经纶,嘴角动了动。
万太后扶了扶额头,冷道:“当诛?先押下去,让刑部协同大理寺,择日会审,再作量刑吧……”
看着杨缟在御羽营兵士的押解下,走出大殿,众人神态不一。
暗中窃喜的有之,得意忘形的有之,扼腕痛惜的有之,不露声色的也有之……
不管如何,这场战争就这样结束了,以万太后一方大胜收场。
成功的经验总是相似的,而失败之人却各有各的原因。显然,杨缟的失败就在于……吴洵!
很快,众人再次将尖锐的目光投向了他。
“太后,老臣有一事想请教吴先生,不知可不可以?”御史大夫易淙第一个出列道。
看着眼前的花甲老者,吴洵吸了口气。
这就是“当世圣人”,易夫子吗?
他知道,这个世界虽然没有汉朝,但却是有董仲舒的。
千年前,他携一套“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理论游历七国,不承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