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地试探问道:“杜十九郎,你今次回长安,可打算应今年的京兆府解试?”
“嗯,确有这个打算。”
“真的?”
王缙不禁吃了一惊,拐弯抹角又打听了两句,随即又是一阵东拉西扯,zuihou方才借故又回到了兄长身侧。趁着杜士仪去后头看望牛车中的杜十三娘,他便低声冲王维说道:“阿兄,杜十九郎说,他回长安是打算应今岁京兆府解试。”
“意料之中的事。”王维并没有多少动容,发现王缙不吭声了,他侧头一瞧,这才发现弟弟赫然满脸不得劲,当即笑道,“怎么,这天底下有资格参加解试的人多了,莫非我要去解试,就得把别人都一个个拦下来?”
王缙被王维的反诘说得讪讪的,随即方才讷讷说道:“可阿兄既然与杜十九郎交好,又对解头势在必取,何不请他暂缓一年?阿兄年长,他却年少好几岁;他是京兆府人,阿兄却是好不容易方才得以寄籍京兆府参加考试;杜氏关中大族,阿兄虽为太原王氏,可自祖上就迁出了太原……”
见王维神sè倏然冷了下来,他立时明白自己说错话了。兄长的傲气他从小就是知道的,刚刚他脱口而出几未深思的话,难道不是说杜士仪若参加京兆府解试,兴许会把自己的兄长名次压下来?然而,还不等他咽下一口唾沫,想方设法补救刚刚的言语之失,就只听王维淡淡说道:“你只瞧见他如今声名鹊起,崔氏垂青,豪门贵第延为佳客,可你怎就知晓人家不曾历经艰辛?就犹如阿兄我在两京一样是公卿贵第昂首直入,可其中苦楚便只有自己心里有数。”
“阿兄……”
“府试之前还有长安万年二县的县试,而京兆府和同华二州的解试向来为天下名士趋之若鹜,又不只杜十九郎一人!若你再说这种话,那长安你也不用去了!”
接下来这一路上,一行人ri行夜宿,每ri前行不过七八十里,走得不疾不徐。这一程都是平坦官道,最最好走,然而,因为队伍中有个吃不得苦的崔小胖子,常常借故停下歇息也就罢了,到了旅舍还要挑拣房间和酒食,甚至有时候还打骂婢仆指桑骂槐,杜士仪一时不胜其烦。
这一ri傍晚,一行人终于入了桃林县。这座县城占地并不算大,名声在陕州却是不小,因南有古函谷关,城外又有武德年间所置桃源宫,又地处长安到洛阳的要道,来往此间的文人墨客很不少。因而,当杜士仪一行连寻了三家旅舍却全都得到了客满的答复时,已经jing疲力竭的崔小胖子终于暴跳如雷。
“杜十九郎,你这磨磨蹭蹭的干什么!就算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