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坊>综合其他>盛唐风月> 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军心向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军心向背(3 / 4)

薛嵩和李怀玉。阿兹勒目不斜视,薛嵩和李怀玉就不一样了,目光和他一对上便立刻心虚地别开了眼睛。那一瞬间,他立刻明白了今日此情此景的由来。

到底还是事了

心头敞亮的杜士仪不动声色地坐了下来。此前他之所以立刻下禁口令,是因为生怕邺郡之战有问题,也生怕仆固怀恩领骑兵奔袭常山的时候分心旁骛,可现在只剩下幽州等六郡在前,再加上长安那边的消息渐渐传过来,纸包不住火,之前他压制言论之后的爆也就反弹得格外强烈。但是,隐瞒这样的消息不同于隐瞒其他的消息,对于他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果然,他一落座,郭子仪和程千里没说话,刚刚单身去请他的仆固怀恩也没有说话,下头河东军中却有一个裨将先站了出来:“敢问元帅此前奉诏回长安时,伴陛xià驾幸十六王宅时,真的遭到了永王李父子的袭杀?”

这直截了当的问题,不是出自安北和朔方军中,却是河东军中将校率先难,不因为别的,正是因为前河东节度使王忠嗣的遭遇。所以,有人起了个头,河东军中将校立刻一片骚动,一个接一个求证细节,到最后还是程千里实在看不过去转身弹压。而郭子仪感受到了身后朔方军中将领的压力,不得不出声说道:“元帅,军中如今已经谣言四散,如果没有一个劝慰的说法,只怕更加众说纷纭,还请元帅能够为大家解惑。”

“本来,这没有什么好说的。”见底下立刻传来嗡嗡嗡的议论声,杜士仪神色转厉,眼神倏然一扫,见底下立刻鸦雀无声,他这才态度沉静地说,“当时我在邺郡,因军情紧急,我方新败,军心士气无不低迷,严令随从及前锋营不得泄露此事,违命者杀无赦,如今虽已经解常山之围,形shi一片大好,可如果可以,我恨不得永不提此事既然你等今日群聚堂上问我,那当日之情,我也不好再隐瞒了。”

杜士仪没有任何的矫饰,言简意赅将当日情形解说了一遍。当他说完之后,大堂中立刻出现了一片死寂。毕竟,仆固砀虽说从阿史那承庆的随从那里打探到了一些看似栩栩如生的细节,可毕竟经外人口耳相传,不免有些添油加醋,以讹传讹。可从杜士仪这个当事者口中说出来,就少了几分夸张,多了些平实,但其中惊心动魄的地方,却怎是那些犹如传奇似的版本可以比的?

可越是如此,他们越觉得喉咙口涩,心中噎得慌。那时候叛军尚盘踞河北,拥兵十余万之众,李隆基怎么就敢出此下策,令永王李行刺杜士仪,而后更打算把责任一股脑儿全都推到这位永王头上?若不是李另有算盘,那如今河北将面对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