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坊>综合其他>丰臣遗梦> 第八十五章 百年党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十五章 百年党争(4 / 6)

保荐了李舜臣、权慄等曾经抵抗过女真部落的名将,让他们率领水陆大军阻挡日本的进击;其后,又保举了礼曹参判兼大提学李德馨,让他到前线去与日军和谈。

可惜,李德馨没有延缓日军侵略的步伐。日军稍事整顿,继续北进攻陷开城,朝鲜朝廷逃往平壤。

宣祖把责任全部推到了柳成龙的身上,在残余北人党和西人党分子的弹压之下,柳成龙引咎辞职,调任平安道观察使,受命与金诚一组织义军抵抗日本。

此时,西人党的首领尹斗寿被暂时请出来当了一段时间的领议政。不久,平壤也失陷,临海君被俘。

就这样,仅两个月零两天,朝鲜三都尽失,宣祖在西人党成员郑琢的帮助下带领朝廷众臣逃到了北方边境义州,派遣李德馨向明朝求救。

南人党的柳成龙通过战争掌握了兵权,他虽然被下放到外职,但以招募义军的能力取得了一定的兵权。

其次,朝鲜水军名将李舜臣率领的舰队多次袭击了日本舰队的补给线,立下了战功,那么推荐李舜臣的柳成龙自然又取得了法宝。

其三,派往明朝去求援的李德馨也是南人党的成员,随后到来的明朝援军也自然会站到柳成龙一边。

就在李山海、柳成龙被迫下台后,西人党趁着尹斗寿当上领议政的机会企图卷土重来,把原是东人党的南人和北人一举消灭。

明廷主战气氛高涨。明神宗命宋应昌为经略,总领抗倭事宜;急调陕西总兵李如松入辽,为东征提督,总体负责军事。明朝从全国范围调集了四万精锐。这四万军队在宋应昌和李如松的率领下,浩浩荡荡地跨过了鸭绿江,开进了朝鲜。

李德馨作为明朝军队的接见官,很快就与李如松达成了政治上合作的默契。心理上先入为主的明朝军官们,很自然地开始在朝廷里支持起了南人党的势力。

此后,明军依靠着火力上的优势打败了日军,逼迫行长率军逃往了汉城。

明军的胜利大大助长了南人党在朝廷当中的气势。李德馨等亲明派的势力一下子就压倒了北人党和西人党。

在李如松等明朝将领的支持下,宣祖恢复了柳成龙的部分官职。

平壤之战结束十天后,李如松就乘胜进军,继而收复开城。朝鲜三都八道,已收复平壤、开城二都及黄海、平安、京畿、江原、咸境等五道。

李如松和柳成龙的联军继续向南开进,直迫汉城。虽然在之后的碧蹄馆之战中明军遭到了失败,但是随后的龙山大战,明军奇袭日军的粮仓,令日军惨败。

无奈之下,活动在朝鲜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