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并随身携带了更多的手榴弹,武器长短搭配,近战火力不弱。特别是乱战的战术规定,路线可以随便选择,哪里有敌人,哪里有战斗就靠近哪里。
这些作战小团体或者配了向导,或者由开封本地士兵引导,翻墙头、过小巷,小股多路,四处开火,造成了敌人的极大混乱。
作战单位小,却机动灵活,一小股一小股的官兵象鱼一样钻来钻去,放开手脚与敌人周旋。道道垣墙喷吐着火舌,条条街巷闪耀着爆炸的亮光,座座院落回荡着厮拼的喊杀声。
迂回穿插的小部队负责袭扰、牵制,主攻团的其他部队则奋勇向前推进,一条街,一条巷的争夺,逐步压缩着敌人的空间。
而城南的战斗也越来越激烈,第六十团在炮火掩护下攻入火车站,与鬼子展开短兵相接的残酷战斗。南关之敌出动增援,敌我双方陷入了胶着的激战。
各处都在战斗,使得敌人顾此失彼,有限的兵力调动不及,给城内突击团的攻击前进减轻了很大的压力。
日军占领开封后,总体布署是依据城墙防守,城内并没有什么坚固的碉堡,主要街口用沙袋垒起的工事,起到的作用也是有限。所以,一旦堡垒的坚硬外壳被迅速打破,突然变化的情况使敌人的思想转不过弯来,临时布署又一时跟不上,一切章法全都乱了。
而第三十五师团长前田冶被称为“炮兵之花”,却实在算不上是什么赞誉之语。因为他出身炮兵,历任炮兵大尉、炮兵大佐、野战炮兵第三联队联队长,还担任过重炮兵学校教官、炮兵监理部部员、兵器局重炮课课长、重炮兵学校干事。直到晋升为陆军少将、中将,并担任第三十五师团师团长,却几乎一直在干着与炮兵有关的工作。
所以,说前田冶专业不对,能力不行,或许有些片面,但他的经验不足却是真的。而且,前田冶和他的参谋长在心里也从不认为开封城会丢掉,这个骄横而执着的坚持,最后将葬送他们唯一的希望。
说得难听一些,他们在这里是坐以待毙,听凭国*军的绞索越收越紧。但他们内心的骄傲,却使他们对此没有觉察。
既没有收缩防御,也没有向外界求援。就在开战之初的一两个小时内,混和师的骑兵已经把城外所有的电话线切断,使开封之敌在意识到危险时,只能通过电报向更远的大城镇驻军请求增援。
情况不明,又是突然袭击,前田冶在起初的指挥中还犯了错误。就个错误有些类似于苏联遭到德国突然攻击之后的反应。
对于战争开始阶段的特点,苏联指挥部作了错误的估计。当时提出